[实用新型]一种可燃气体泄爆惰化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1837.2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6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13/12 | 分类号: | F17C13/12;F17C13/04;F17C1/00;A62C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惰化 泄爆 第二管道 第一容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容器 第一管道 灭火 高压惰性气体 可燃气体 一端连接 抑制装置 易燃易爆物品 经济利益 容器连接 事故危害 冲击波 单向阀 控制阀 储罐 阻燃 伤害 制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泄爆惰化抑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冲击波和火焰的压力过大就会对临近容器和人员产生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有惰化灭火泄爆管道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内装有易燃易爆物品,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容器的惰化灭火泄爆管道上,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容器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分别都设有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容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分别都装有高压惰性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储罐与高压惰性气体的容器连接,能够有效的阻燃,针对不同的事故危害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只发生轻微事故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换惰化灭火泄爆管道,提高经济利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泄爆惰化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和石油行业中火灾爆炸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危害,其可以对周围人员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不论是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储存还是运输,都是我们重点防护的对象,为了预防火灾爆炸的发生或降低其产生的危害,前人对此作了很多的研究,并实用新型很多抑爆和泄爆的方法,但是各个行业中火灾爆炸事故还是不可完全杜绝,悲惨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因此,灭火抑爆和灭火泄爆方法研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就有超过12万家,其中在江苏省内,就有大型石化企业约500多家。此外,在江苏省的周边地区、相邻省份,各大型石化企业数量也很多,而且近几年只增不减。由此可见对其危险性的防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种惰化灭火泄爆装置存在的必要性。
惰化是指某物质可使原反应速率降低,从而降低爆炸后所产生的危害,运用此种方法可以直接降低火灾爆炸的危害,比较简单且易于实现。
现有技术在易燃易爆气体存储的防爆措施中仅施在危险品储罐上安设泄爆阀以减少爆炸的危害程度,这种防爆的手段单一,无论事故的轻重都需要更换整个防爆部件,这对整个工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抑制爆炸程度有限,而且不能有效的进行灭火,不能把事故范围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都存在着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泄爆惰化抑制装置,其目的在于容器中储存的物料(如甲烷等混合气)在意外情况时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就会有较大能量的冲击波和火焰产生,冲破爆破片,释放于临近容器或者环境中,以解决冲击波和火焰的压力过大就会对临近容器和人员产生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燃气体泄爆惰化抑制装置,所述装置中包括连接有惰化灭火泄爆管道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内装有易燃易爆物品,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容器的惰化灭火泄爆管道上,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容器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分别都设有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容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分别都装有高压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惰化灭火泄爆管道内依次向远离第一容器的方向设置第一爆破片、压力传感器、火焰探测器、第一单向阀、惰性气体发生层和第二爆破片。
优选的,惰性气体发生层包括两层塑料薄膜和填充在两层塑料薄膜之间的惰性气体发生剂,所述的惰性气体发生剂为干冰。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惰化灭火泄爆管道上惰性气体发生层和第二爆破片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使得管内气体通入第一容器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一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使得管内气体通入惰化灭火泄爆管道的第三单向阀和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一管道之间、惰化灭火泄爆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第二管道与第二容器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1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