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压造粒机变速箱工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025.1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波;郝报;王小杰;刘汉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联维乙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2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电涡流传感器 驱动齿轮 工况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挤压造粒机 输出轴 输出端连接 振动传感器 报警信息 大小变化 分析判断 间隙变化 声光单元 外缘套装 稳定运行 运动状态 振动数据 偏移 测量端 上端板 上位机 检测 内嵌 伸入 预设 报警 记录 配合 分析 保证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造粒机变速箱工况检测装置,在变速箱上端板内嵌装至少两个电涡流传感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端伸入变速箱内且分别靠近两个输出轴位于变速箱内的外缘套装的驱动齿轮端面,两个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中,电涡流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驱动齿轮端面与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变化,振动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变速箱各处的振动情况,控制单元接收间隙变化数据以及振动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较,当需要报警时,控制单元主动向声光单元、上位机发出报警信息,通过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实现了驱动齿轮的运动状态的记录和分析,由此能提前发现输出轴偏移等问题,保证了变速箱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造粒机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挤压造粒机变速箱工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大致包括切粒段1、熔融泵2、混炼段3、进料段4、料仓5、变速箱7、电机8、冷却单元9和控制单元,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的两个输出端通过两个转动轴6与进料段内的两个螺杆连接,混合的物料经过进料段后进入混炼段,熔融的物料再通过熔融泵进入切粒段,在切粒段的电机的驱动下,切粒段生成的颗粒经过输送单元运输走,再经过干燥段、筛分段处理后得到成品颗粒,冷却单元主要用于变速箱、电机中润滑油的冷却、过滤和检测,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各种状态数据并输出控制指令。上述结构中,变速箱内部设置有多级齿轮,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实现了单轴输入、双轴输出的目的,但由于电机高速转动产生的振动、变速箱自身产生的振动等会对变速箱的运行产生影响,双轴输出时的转动轴一旦出现偏移等问题,势必影响后续螺杆的运行稳定性。目前,公司现场使用的变速箱比较陈旧,现场检测时比较依靠巡检人员的经验,由其通过看、听、摸等进行变速箱工况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通过电涡流传感器对输出双轴的驱动齿轮进行检测、通过振动传感器对变速箱整体振动进行检测并自动上传各种数据至控制单元的一种挤压造粒机变速箱工况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挤压造粒机变速箱工况检测装置,包括变速箱、电机和控制单元,电机连接变速箱的输入端,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上端板内嵌装至少两个电涡流传感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端伸入变速箱内且分别靠近两个输出轴位于变速箱内的外缘套装的驱动齿轮端面,两个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再有,在上端板的四角处分别安装一个振动传感器,所有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再有,在变速箱前端和后端的侧壁下方分别安装一个振动传感器,所有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再有,在上端板与变速箱内部驱动齿轮相对位的位置处制出通孔,通孔上方的上端板处安装底座,该底座内啮合连接电涡流传感器的中部外缘,电涡流传感器的下端伸入变速箱内且与驱动齿轮端面相对位。
再有,在底座外缘套装有水冷罩。
再有,所述底座上端外缘啮合套装在水冷罩的內缘,该水冷罩下端面压接在底座下端外延的基底部,水冷罩上端制出一个开孔,电涡流传感器的上端自开孔内伸出,该开孔旁侧的水冷罩内侧表面压接在电涡流传感器外缘套装的卡环的上端面,该卡环的底面外侧边缘压接在底座上端面上。
再有,所述基底部通过螺栓与变速箱上端板固定在一起,在基底部底面和上端板上端面之间嵌入密封垫,该密封垫上制出的凸出部填充在电涡流传感器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联维乙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联维乙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造粒机混炼段振动传感器冷却装置
- 下一篇:挤压造粒机噪声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