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缓压约束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128.8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凤兴;萧演辉;陈丽坚;周希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惠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41D13/12 |
代理公司: | 44365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3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带 侧衣体 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 逐渐过渡 固定连接处 横截面边缘 二次伤害 方向相反 臂部位 呈片状 尺寸比 约束衣 臂部 缓压 医护 治疗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缓压约束衣,包括本体部、衣袖及约束带;所述本体部包括有前侧衣体及后侧衣体,所述前侧衣体与后侧衣体相对;所述约束带的数量为两条,各约束带均与本体部固定连接,约束带的端部与本体部固定连接处的横截面呈片状,约束带的端部逐渐过渡到另一端,该约束带的横截面为片状沿横截面边缘逐渐过渡为条状,所述约束带的长度尺寸比衣袖的长度尺寸长;所述衣袖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臂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方向相反,该第一端与本体部连接,所述臂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轻精神患者的二次伤害,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对精神患者进行检查与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缓压约束衣。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及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不断加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一些精神患者具有躁动及意识障碍,很难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与治疗。
而传统约束衣的约束状态使精神患者产生一些约束的负效应,由于精神患者的不合作或意识障碍,特别是一些体质瘦弱的精神患者,不断大力拉扯传统的约束衣,使约束衣与皮肤长时间摩擦,容易使精神患者产生压疮,且四肢关节部位因传统的约束状态容易引起肿胀。
由于传统约束衣产生的负效应给精神患者带来了二次伤害,使精神患者加剧对约束衣的反抗,进而进入恶性循环,加大精神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缓压约束衣,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轻精神患者的二次伤害,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对精神患者进行检查与治疗。
其技术方案如下:
医用缓压约束衣,包括本体部、衣袖及约束带;
所述本体部包括有前侧衣体及后侧衣体,所述前侧衣体与后侧衣体相对;
所述约束带的数量为两条,各约束带均与本体部固定连接,约束带的端部与本体部固定连接处的横截面呈片状,约束带的端部逐渐过渡到另一端,该约束带的横截面为片状沿横截面边缘逐渐过渡为条状,两条约束带在本体部的侧部上相对,所述约束带的长度尺寸比衣袖的长度尺寸长;
所述衣袖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臂部,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方向相反,该第一端与本体部连接,所述臂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所述约束带的端部沿弧形过渡到与本体部固定的连接处,约束带的相对表面上设有通孔。
还包括有扣锁及多个扣圈,各扣圈均为约束带上设有的通孔形成,所述扣锁与扣圈相配合。
还包括有衣袋,所述衣袋的上侧及下侧均与所述前侧衣体固定连接,该衣袋的中部与所述前侧衣体的相对表面形成配合通道。
还包括有缓压垫,所述后侧衣体的内壁、衣袖第一端的内壁及臂部的内壁均铺设有缓压垫。
所述衣袖的第二端上设有手套,所述衣袖及手套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手套的一侧向内凹陷并形成通洞,该通洞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丝网,所述手套的另一侧的内壁还固定铺设有缓压垫。
还包括有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及锁合件,所述第一拉链固定安装于后侧衣体上,该第一拉链将后侧衣体拆分成两部分;所述第二拉链与手套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锁合件与衣袖第二端的手套相对,该锁合件为橡皮筋。
所述臂部还具有肘部,所述缓压垫固定铺设于肘部的内壁上,该缓压垫在肘部铺设的形状为椭圆或扁圆状,所述缓压垫为透气夹棉。
所述前侧衣体与后侧衣体一体成型。
所述本体部、衣袖、约束带、衣袋及手套的材质均为布料。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惠爱医院,未经广州市惠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康复手指矫形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科医疗用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