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排气蜗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233.1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豪;李宏波;钟瑞兴;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蜗壳 离心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隔音腔 蜗壳壳体 外壁 噪音 声波 壳体结构 噪音声波 振动频率 排气口 共振 传播 阻隔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壳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排气蜗壳。本实用新型排气蜗壳,包括蜗壳壳体,所述蜗壳壳体的外壁内设置有隔音腔。本实用新型排气蜗壳在排气口的外壁内设置隔音腔,当气体经过排气蜗壳产生噪音时,噪音会遇到隔音腔的阻隔,使声波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由于不同介质的振动频率不同,难以形成共振,有效阻止了噪音声波的向外传播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壳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排气蜗壳。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离心式压缩机中,由于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后,气体流速增大,温度上升,气体分子间的碰撞明显增强,导致气体在经过排气蜗壳时,会发出噪音。而采用一些新型冷媒作为制冷剂时,制冷剂的排气温度更高,容易产生更大的噪音。
目前的离心式压缩机排气蜗壳,使用的是单层结构,蜗壳的流道截面积逐渐增大,由于流道截面积的增加,从而降低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可以有效降低制冷剂气体在蜗壳中发出的噪音。但是,使用这种方式来降低噪音的程度是有限的。尤其使用排气温度更高的制冷剂时,由于更高的排气温度,产生的噪音本身就更大,使用单层结构的排气蜗壳已经很难满足降噪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离心式压缩机排气蜗壳所存在排气噪音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极大减小压缩机排气噪音的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排气蜗壳。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排气蜗壳,包括蜗壳壳体,所述蜗壳壳体的外壁内设置有隔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腔位于所述蜗壳壳体的蜗舌部位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部位的壳体包括内层壁和外层壁,所述隔音腔位于所述内层壁和所述外层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腔为真空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隔音腔相连通的清沙孔,所述清沙孔上安装有单向截止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腔的厚度为30mm-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壁的厚度与所述内层壁的厚度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腔为环绕排气口设置的连续密闭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腔为环绕排气口设置的若干分隔腔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蜗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排气蜗壳在外壁内设置隔音腔,当气体经过排气蜗壳产生噪音时,噪音会遇到隔音腔的阻隔,使声波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由于不同介质的振动频率不同,难以形成共振,有效阻止了噪音声波的向外传播扩散。
将隔音腔内抽真空,使噪音的声波无法穿过真空隔音腔向外传播,隔音降噪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气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蜗壳壳体;
110-隔音腔;
120-内层壁;
130-外层壁;
131-清沙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