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折压热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4563.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良;陶秋中;沈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博尔冷热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2 | 分类号: | H01R4/72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身 热缩管 凸棱 横断面轮廓 内衬条 长轴 耐折 热缩 平行 本实用新型 包装形式 改进结构 短轴 内壁 受力 凸起 外壁 压瘪 相交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折压热缩管,包括管身,呈不定长的管状,在不受力情况下,管身的横断面轮廓为椭圆形;凹槽,凹陷于管身的内壁上并与管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凹槽为两条;凸棱,凸起于管身的外壁上并与管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凸棱为两条;内衬条,位于管身上同一侧的凹槽、凸棱之间;凹槽、凸棱、内衬条与椭圆形的长轴相交,管身在热缩后的横断面轮廓为圆形,管身热缩后的直径小于椭圆形的长轴长度并大于椭圆形的短轴长度。采用此实用新型改进结构后的热缩管避免了现有包装形式对热缩管的压瘪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缩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折压热缩管。
背景技术
热缩管又名热收缩保护套管,为电线、电缆和电线端子提供绝缘保护,通过热风机的高温使其收缩,继而对裸露的金属导线进行包裹防护。现有的包装好的热宿管一般是如图1所示的呈卷缠绕,这样做可以使热宿管具备很长的长度,方便现成根据需要裁切成特定长度,另一方面大量的热缩管仅占用较小的空间。但是这样的包装方式也导致管状的热缩管被挤压成片状,若是热缩管被挤压过甚就会产生折痕甚至破损,影响热缩管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折压热缩管,改进结构后的热缩管避免了现有包装形式对热缩管的压瘪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折压热缩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折压热缩管,包括:管身,呈不定长的管状,在不受力情况下,管身的横断面轮廓为椭圆形;凹槽,凹陷于管身的内壁上并与管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凹槽为两条;凸棱,凸起于管身的外壁上并与管身的长度方向平行,凸棱为两条;内衬条,位于管身上同一侧的凹槽、凸棱之间;凹槽、凸棱、内衬条与椭圆形的长轴相交,管身在热缩后的横断面轮廓为圆形,管身热缩后的直径小于椭圆形的长轴长度并大于椭圆形的短轴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进结构后的热缩管可以依然采用现有的包装方式,不增加包装成本,但是避免了现有包装对热缩管的损伤。相对的两条凹槽起到引导热缩管在此处位置弯折的作用。凸棱对凹槽起到补充作用,即凹槽减小了所在位置的管身厚度,降低了管身的结构强度,但是凸棱对应补偿了管身的厚度,避免管身出现局部薄弱处。包装完毕后主要是凸棱的外表面与外界摩擦接触,减少对管身其他部位的摩擦损伤。内衬条限定热缩管在压瘪后弯折处的最小弯折半径。管身在保证状态下压瘪,但管身在工作状态时往往要撑圆,椭圆形的初始形状在两者间取了平衡值,保证管身不会发生很大的形变,管身的热缩也与其初始形状变化不大,控制了热缩管所有状态的下的最大形变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凹槽的横断面轮廓为第一圆弧,凸棱的横断面轮廓为第二圆弧,内衬条的横断面轮廓为第三圆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槽、凸棱的表面为曲线,不存在应力集中处,在管身的压折或撑开状态下都不易发生撕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的圆心所在轴线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凹槽、凸棱、内衬条三者的尺寸精度关系、位置关系便于掌控,内衬条的自身形状对凹槽、凸棱也起到良好的塑形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衬条的凹面与凹槽底部的距离与内衬条的凸面与凸棱顶部的距离和等于管身在非凹槽、非凸棱处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即除去内衬条,管身、凹槽、凸棱可以采用一体的等厚的圆管状材质制成,最后内衬条是插入到管身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衬条的凹面与凸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管身在受到挤压时,内衬条的两侧不会对管身起到太大的挤压作用,防止对管身起到切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博尔冷热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博尔冷热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4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