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VR体验的振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5567.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28 | 分类号: | A63F13/2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固定管 固定轴 坐垫 啮合 线缆接口 振动座椅 本实用新型 便于拆卸 滑动配合 系统停止 限位作用 用户离开 装置结构 坐垫底面 力作用 螺纹轴 条形槽 限位条 转动轴 拔出 应用 转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VR体验的振动座椅,用户坐到坐垫上时,坐垫受到向下的力作用后产生位移,由于转动轴与固定管啮合,固定管转动,同时由于条形槽与限位条滑动配合对固定轴产生限位作用,固定管与螺纹轴啮合带动固定轴上升,固定轴带动线缆上升。大多数情况下,线缆接口都设置于坐垫底面,线缆上升后方便线缆插入线缆接口,而当用户离开坐垫时,线缆拔出使得系统停止工作。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拆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VR体验的振动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体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好,通过模拟体验可以创造人物与场景高度融合带来高度真实感与沉浸感,可以让体验者迅速进入几乎完全真实感受的模拟训练及娱乐场景。
由于VR技术尚在发展阶段的原因,还没有完整的行业体系标准,造成了市场上常用的VR硬件设备(主要是Oculus或者HTC VIVE)还是离不开各种电源线、数据线,用户使用时容易被线束包围,十分不友好,操作起来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VR体验的振动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VR体验的振动座椅,包括头部靠枕、VR头显固定装置、手部扶手、椅背、坐垫、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包括转动轴、底座、固定机构、固定管、螺纹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
所述底座包括外环和内壳体,所述外环周侧开有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内壳体周侧内表面固定有隔板,内壳体周侧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隔板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锥齿轮表面贯穿固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周侧内表面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另一端车有内螺纹;
所述转动轴固定于坐垫底面,转动轴底面开有圆形槽;
所述螺纹轴活动安装于固定管内,螺纹轴与固定管啮合,螺纹轴底面固定有固定轴;
所述固定机构固定有第一圆形通孔内,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圆柱、螺盘、卡爪;
所述固定圆柱表面开有第五圆形通孔,固定圆柱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卡爪固定架,所述卡爪滑动安装于卡爪固定架内,卡爪表面固定有螺旋状啮合齿;
所述螺盘活动安装于第五圆形通孔内,螺盘表面开有螺旋槽,螺盘与卡爪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和内壳体通过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周侧开有第二圆形通孔,内壳体表面固定有固定圆管,所述固定圆管与内壳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表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所述固定管穿过第三圆形通孔并活动安装于固定圆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周侧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转动轴与固定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槽周侧沿径向固定有限位条,所述固定轴周侧沿径向开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限位条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表面一端开有半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5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