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应急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5928.3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蔡行舟;郭亚兵;王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9/14 | 分类号: | B63B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215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表 壳体 电控箱 本实用新型 电加热组件 温度控制器 船舶修理 船舶应急 热水装置 上封头 水柜 温度传感器检测 船舶热水系统 加热器 隔离变压器 液位控制器 漏电 底脚支架 控制管道 热出水口 生活热水 水温恒定 应急技术 安全阀 温度计 吊装架 截止阀 三线制 减小 全船 热水器 触电 洗澡 电源 船舶 供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修理应急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船舶应急热水装置,壳体采用底脚支架固定在吊装架内,壳体的上方盖设有上封头,壳体的前侧设有电加热组件、温度控制器和压力表,压力表的下方采用管道与截止阀相连,温度控制器采用控制管道与电加热组件相连,压力表的旁边设有电控箱,电控箱上设有液位控制器,电控箱连接在壳体上,上封头的顶端固定有温度计、热出水口、安全阀,本实用新型使用船舶本身三项三线制隔离变压器电源给热水器供电,大大减小加热器漏电触电的可能性,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柜水温,保证水柜内水温恒定,利用原有船舶热水系统,全船提供热水,解决船舶修理期间船员洗澡及生活热水使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修理应急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船舶应急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进船坞修理期间,主机、发电机、废气锅、炉燃油停止使用,船舶原有的热水系统无法自给热水,船员洗澡需上岸解决,影响船员日常生活习惯。
为此设计一种可利用船舶上原有淡水管路系统,全船提供热水,解决船舶修理期间船员洗澡及生活热水使用问题的船舶应急热水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船舶应急热水装置,包括吊装架、壳体、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壳体采用底脚支架固定在吊装架内,壳体的上方盖设有上封头,壳体的前侧中央偏下的位置设有电加热组件,壳体的前侧中央偏上的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温度控制器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下方采用管道与截止阀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采用控制管道与电加热组件相连,所述压力表的旁边设有电控箱,电控箱上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电控箱连接在壳体上,靠近壳体上端的表面位置采用螺钉固定有铭牌,所述上封头的顶端固定有温度计、热出水口、安全阀,三者之间呈“品”字形分布,所述壳体的两侧偏下的位置分别设有回水口和冷水进口, 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热出水口采用热出水管分别与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口、阀门V3的一端相连,阀门V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热水入口相连,回水口采用回水管与阀门V5的一端相连,所述阀门V5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一端、阀门V4的一端相连,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热水循环系统的回水口相连,阀门V4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回水入口相连,所述冷水进口采用冷水管串联阀门V7后与淡水柜相连,所述蒸发器的蒸汽入口采用蒸汽管分别与阀门V1和阀门V2的一端相连,阀门V1的另一端与废弃锅炉的一端相连,废弃锅炉的另一端与阀门V8相连,阀门V2的另一端与燃油锅炉的一端相连,燃油锅炉的另一端与阀门V9的一端相连,阀门V9的另一端与阀门V8的另一端相连后与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热水循环系统还采用淡水管道与淡水柜相连,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出口处采用热水管道与各个用水点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船舶本身三项三线制隔离变压器电源给热水器供电,大大减小加热器漏电触电的可能性,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柜水温,把检测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温度与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差异,输出调节信号给调压模块,调压模块根据调节信号输出可调节电压,调节加热器输出功率,从而保证水柜内水温恒定,利用原有船舶热水系统,全船提供热水,解决船舶修理期间船员洗澡及生活热水使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船舶中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5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