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静脉指纹双模识别的防盗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6263.8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6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识别模块 图像处理模块 近红外光源 防盗门锁 静脉识别 指纹采集 中间槽 双模 指槽 静脉 指纹 指纹信息存储器 基板中心位置 指纹识别区域 本实用新型 用户数据库 指纹传感器 比对信息 传输模块 指纹数据 收集台 电性 基板 侧面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静脉指纹双模识别的防盗门锁,包括指槽识别座,其中纵向为指静脉识别区域,侧面为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指静脉识别区域包括上方设置的近红外光源,近红外光源下方为中间槽,中间槽的下方为收集台,收集台上设置有CCD摄像模块,该CCD摄像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相联,图像处理模块与指静脉识别模块相联,指静脉识别模块与用户数据库相联,将比对信息传递至与指静脉识别模块相联的传输模块处,指槽识别座的内侧的基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指纹采集框,该指纹采集框与设置在基板内的指纹传感器、指纹信息存储器及指纹数据识别模块电性相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指静脉指纹双模识别的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家庭必备的防盗用品,现有的家庭主要还是采用机械门锁进行防盗,但是机械门锁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首先机械门锁需要钥匙才能开启,而钥匙往往容易遗失;其次带着身上增加多余的重量且携带不便,钥匙呈锥形往往搁在口袋里容易戳伤人体。为此人们后来发明了电子锁,电子锁中包括有指静脉识别门锁,但是现有的指静脉识别门锁均是采用单面采集方式,容易出现准确度不高,验证方式单一,一次采集即完成开锁导致的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静脉指纹双模识别的防盗门锁,只需将手指放置指槽识别座,即可直接验证开门,操作便捷,无需先申手指验证,再用手转动把手开门,其采用了多面采集的方式,同时将指纹采集和指静脉分别进行采集,从而达到二次验证进行开锁的过程,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静脉指纹双模识别的防盗门锁,包括门锁主体和与门锁主体相联的指槽识别座,其中指槽识别座安装在门把手预设的开槽内,指槽识别座呈半包围结构,其中纵向为指静脉识别区域,侧面为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指静脉识别区域包括上方设置的近红外光源,近红外光源下方为放置手指的中间槽,中间槽的下方为收集台,收集台上设置有CCD摄像模块,该CCD摄像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相联,图像处理模块与指静脉识别模块相联,指静脉识别模块与用户数据库相联,从而从用户数据库内比对读取的信息,将信息传递至与指静脉识别模块相联的传输模块处,指槽识别座的内侧为基板,基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指纹采集框,该指纹采集框与设置在基板内的指纹传感器、指纹信息存储器及指纹数据识别模块电性相联,从而识别并处理收集到的指纹信息,由指纹数据识别模块将信息传递至传输模块处,再由传输模块将收集到的两份信息传递到门锁主体完成开锁。
所述近红外光源照射在手指侧面,由CCD摄像模块扫描采集,再经图像处理后得到指静脉图像信息,然后在指静识别模块中提取用户数据库信息与之匹配识别,从而获得手指的指静脉验证信息。
在所述门锁主体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传输模块相联,由传输模块将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处理并给予开锁指令完成开锁。
所述门锁主体外套装有门锁外壳。
所述门锁主体上还设置有触控液晶屏,触控液晶屏上会显示0~9、”#”和“*”号共12个数字符号,从而能够通过输入数字密码的方式进行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开门时,只需将手指放置指槽识别座,即可直接验证开门,操作便捷,无需先申手指验证,再用手转动把手开门。
2、指槽识别座具有一次放置,立体采集、双模验证特点,而且结构紧凑合理,可整体拆卸更换,不影响门锁主体硬件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指静脉识别具有身份识别唯一性、不可复制与伪造、活体性、对人体无害、并且不受手指表面伤痕、油污、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比于指纹识别、脸部识别、虹膜识别等智能门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6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oRa芯片的门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二维码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