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7107.3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覃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媛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8;H01B7/282;H01B7/2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结构 电源线 防护圈 防水 橡胶皮套 连接层 电源传输线 连接孔 孔洞 本实用新型 电源线装置 高压交流电 表面开设 屏蔽信号 使用寿命 重力撞击 套接 铜带 挤压 外部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涉及电源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包括第一橡胶皮套,所述第一橡胶皮套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防护圈,所述第一防护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所述第二防护圈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该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通过第一橡胶皮套的设置,起到了保护第一电源传输线的作用,避免外部挤压,重力撞击破坏第一电源传输线,对装置造成损害,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铜带的设置,起到了屏蔽信号的作用,避免高压交流电对外面的设施和信号造成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信号线主要是指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用于传递传感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线路。信号线往往以多条电缆线构成为一束或多束传输线,也可以是排列在印制板电路中的印制线,随着科技与应用的不断进步,信号线已由金属载体发展为其它载体,如光缆等,每天都在生产电源线,电源线一天要10万米以上,插头5万个,这么庞大的数据,其生产的工艺一定要非常稳定的成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欧洲VDE认证机构、国标CCC认证机构、美国UL认证机构、英国BS认证机构、澳大利亚SAA认证机构等的认可,但是现有的电源线信号隔绝较差且防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包括第一橡胶皮套,所述第一橡胶皮套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防护圈,所述第一防护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所述第二防护圈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橡胶皮套,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三橡胶皮套。
可选的,所述第一橡胶皮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源传输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传输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源传输线和第三电源传输线,所述第二橡胶皮套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电源传输线。
可选的,所述第三橡胶皮套的内部插接有第三电源传输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圈。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传输线包括铜带,所述铜带的内部设置有铝箔屏蔽层,所述铝箔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绳,所述保护绳的内部设置有主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通过第一橡胶皮套的设置,起到了保护第一电源传输线的作用,避免外部挤压,重力撞击破坏第一电源传输线,对装置造成损害,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该电源线防水紧固结构,通过防水圈的设置,起到了防水的作用,避免装置出现故障,同时由于防水圈本身的密封性,增加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时的稳固性,通过铜带的设置,起到了屏蔽信号的作用,避免高压交流电对外面的设施和信号造成干扰,通过保护绳的设置,起到了承受拉力,用户抗拉、增加电源线强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吸收潮湿保持第一电源传输线内的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媛线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媛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7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