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7424.5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进水管 散水板 进水管结构 生产效率 电热管 内端口 插接 本实用新型 热水器结构 电加热管 通孔加工 制造成本 出水管 封闭端 进水孔 打孔 弯折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器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水管通孔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打孔精度差,尺寸无法保证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插接在热水器内的出水管和电加热管,在所述热水器上还插接有进水管,与进水管内端口对应的热水器内设有带若干个进水孔的散水板,散水板弯折成管状,管状的散水板的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对接在进水管的内端口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器电加热管基本都不带进出水管,进出水管和加热管分开安装,使得热水器体积偏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部分厂家开发了集成进出水管的新型电加热管,该结构的加热管在进水管上打了一定数量的通孔,进水管内的水从通孔流出再经挡水板阻挡后均匀的分散进入热水器内胆,以使进水水流保持均匀稳定。但在作为进水管的成品圆管上进行钻孔加工形成通孔,不仅需要制作专用的夹具,且生产效率极低,成本高,同时打孔精度差,尺寸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水管通孔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打孔精度差,尺寸无法保证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包括插接在热水器内的出水管和电加热管,在所述热水器上还插接有进水管,与进水管内端口对应的热水器内设有带若干个进水孔的散水板,散水板弯折成管状,管状的散水板的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对接在进水管的内端口上。先在矩形的散水板上按设计要求不间断的连续冲孔形成进水孔,再将冲完孔的散水板弯折成管状,管状的散水板的外侧端形成封闭端,内侧端对接在进水管的内端口上,即先在板材上打孔后再弯折成型,相对于直接在管材上加工,结构简单,打孔质量及打孔精度都有很大提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
作为优选,在所述管状的散水板外设有U形挡水板,U形挡水板开口向下,管状的散水板夹持固定在U形挡水板的开口内。管状的散水板外罩装U形挡水板,使进水管内的水自进水孔流出后经挡水板阻挡再均匀分散进入内胆,确保进水的均匀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散水板弯折边对应的两端边沿相抵形成对接缝,且对接缝朝上。接缝朝上时,U形挡水板直接盖罩在接缝处,使进水管内的水全部从进水孔均匀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内端口向外延伸形成扩管段,管状的散水板延伸并对接在扩管段内。进水管的内端口形成扩管段,便于管状的散水板的对接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孔在散水板上沿轴向等距离排列。沿轴向等距离排列的进水孔,便于加工,同时有确保进水管内的水均匀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位于电加热管的上方,进水管位于电加热管的下方。由于进水水温低,因此进水管位于最下方时,进水与电加热管外的水混合后温度上升后向最上方的出水管流动,既保证进水得到充分加热升温,又利于内胆水温加热均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具有下述优点:在矩形的散水板上按要求不间断的连续冲孔形成进水孔,再将冲好孔的散水板弯折成管状,管状的散水板的外侧端密闭,内侧端对接在进水管的内端口上,结构简单,打孔质量及打孔精度都有很大提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散水板的接缝朝上时,U形挡水板直接盖罩在接缝处,确保进水管内的水全部从进水孔均匀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电热管进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7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锅炉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