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7801.5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8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谢林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 |
代理公司: | 32102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段 输液管 挤压座 限位柱 挤压件 圆弧段 输液管路 锁止机构 限位机构 止流夹 导孔 止流 挤压 本实用新型 依次连接 正对位置 成对的 衔接处 自由端 偏移 穿设 对穿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该输液管路止流夹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弧段、第一按压段、U型弯曲段和第二按压段,第一按压段在与圆弧段和U型弯曲段衔接处分别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设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第一按压段和第二按压段的内侧分别设有挤压座和挤压件,在U型弯曲段的过渡下,挤压座和挤压件处于正对位置,能够对穿设的输液管进行挤压止流,在圆弧段和第二按压段的自由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能够对经挤压座和挤压件挤压后的输液管保持止流状态,挤压座上面,和/或其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输液管偏移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限位柱,每对限位柱包括两个限位柱,输液管从成对的限位柱之间穿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可用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医疗单位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对于需多次输液给药的患者,为了避免多次重复注射带来的痛苦,通常都会使用留置针,这样只需在第一次注射时同时将留置针也一起刺入静脉,输完液后将针头拔出而将留置针继续留在静脉中,并用肝素塞封住留置针接口。
目前的留置针包括导管座、输液管及连接件,输液管的一端与导管座相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与连接件连通,连接件的端口处一般配备肝素帽件封口,输液管上套设有止流夹。由于输液管在止流夹内可以随意摆动,造成夹紧止流夹时可能会出现夹偏现象,造成血液回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弧段、第一按压段、U型弯曲段和第二按压段,所述第一按压段在与圆弧段和U型弯曲段衔接处分别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设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第一按压段和第二按压段的内侧分别设有挤压座和挤压件,在U型弯曲段的过渡下,所述挤压座和挤压件处于正对位置,能够对穿设的输液管进行挤压止流,在圆弧段和第二按压段的自由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能够对经挤压座和挤压件挤压后的输液管保持止流状态,所述挤压座上面,和/或其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输液管偏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限位柱,每对限位柱包括两个限位柱,输液管从成对的限位柱之间穿过。
优选地,每对所述限位柱的形状为矩体、圆柱体或半圆柱体、或者是一不规则柱体,该柱体的垂直面系由一平面与一曲面封闭围成,所述平面设置在内侧,使用时输液管处于成对设置的限位柱的两个平面之间。
优选地,当限位机构设置在挤压座的一侧时,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限位柱,即第一对限位柱,所述第一对限位柱包括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正对设置,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相互之间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间隙大于输液管的外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输液管的外径。
优选地,当限位机构设置在挤压座的两侧时,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对限位柱,即第一对限位柱和第二对限位柱,所述第一对限位柱包括设置于挤压座的一侧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正对设置,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相互之间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间隙大于输液管的外径;所述第二对限位柱包括设置于挤压座另一侧的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正对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相互之间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的间隙大于输液管的外径,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输液管的外径。
优选地,当限位机构设置在挤压座的两侧时,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柱,第五限位柱与第六限位柱交叉设置,第五限位柱与第六限位柱的间隙大于输液管的外径,第五限位柱与第六限位柱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输液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挤压座上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限位柱,每个限位柱的高度和位置不影响挤压件对输液管的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7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检测装置及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儿童肾上腺素注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