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8951.8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芦丰;王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管 干燥颗粒 蓄水腔 粉土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排水装置 收集组件 吸水树脂 上端 多孔板 粉土层 壳体 液化 水池 吸收 水蒸气 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 排水领域 一端开口 水蒸汽 埋设 排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属于粉土排水领域。它包括埋设于粉土层内的透水管、设置于透水管内用于吸收水蒸气的干燥颗粒、设置于干燥颗粒下方的蓄水腔、用于收集蓄水腔内水的收集组件;透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燥颗粒的多孔板,透水管上端设置有第一盖体;收集组件包括与蓄水腔连通的排水管、连通于排水管一端的水池、设置于内的吸水树脂,水池上端设置有第二盖体;透水管下方连接并连通有一端开口的壳体,多孔板设置于壳体上,且蓄水腔位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干燥颗粒对周侧的水蒸汽及水进行吸收,并由吸水树脂进行吸收,实现粉土层的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土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粉土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 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饱和稍密的粉土,地震时易产生液化,为不良地基。
饱和状态下的砂土或粉土受到振动时,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中的有效应力减小,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振动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即为液化。通过大量地震调查与研究证明:土粒粗、级配好、密度大、排水条件好、静载大、振动时间短、振动强度低等因素,有利于抗液化的性能。
综上所述,排水有利于抗粉土液化。现提供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达到了抗粉土液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粉土液化的排水装置,包括埋设于粉土层内的透水管、设置于透水管内的干燥颗粒、设置于干燥颗粒下方的蓄水腔、用于收集蓄水腔内水的收集组件;透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燥颗粒的多孔板,透水管上端设置有第一盖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颗粒不仅可以吸收从透水管外侧进入透水管内侧的液体水,还可以对粉土层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在减少液体水含量的同时,减少湿气对粉土层的影响,干燥颗粒吸收水至饱和后,会形成可溶于水的融溶质,与水分一起进入蓄水腔内;再通过收集组件将蓄水腔内的水排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透水管下方连接并连通有一端开口的壳体,多孔板设置于壳体上,且蓄水腔位于壳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水管的透水性质,不能将水直接蓄于透水管内,而是需要可以承载水的载体,而选择了壳体;壳体相比于透水管,材质较硬,在蓄水的同时可作为多孔板的安装体,一举两得。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板,卡板与壳体之间形成卡接槽,多孔板上设置有与卡接槽卡接的安装片;所述卡板的横截面为L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简单的插接实现多孔板与壳体之间的可拆连接,既可以空出空间作为蓄水腔,也可以对干燥颗粒进行支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干燥颗粒所在位置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透水管内部且不与透水管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颗粒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吸收周围水蒸气中的水蒸气,若从透水管外侧进入的液态水与干燥颗粒接触,则会加大干燥颗粒的消耗;故挡板将干燥颗粒设置于挡板内部,挡板与透水管部抵接,减少与液体水接触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板由多孔板处延伸至透水管中部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干燥颗粒的放置空间,增加干燥颗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水蒸气的去除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与蓄水腔连通的排水管、连通于排水管一端的水池、设置于内的吸水树脂,水池上端设置有第二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8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矿库沼泽化排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真空预压软地基联合堆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