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部灸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9424.9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7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文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5165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疗器 艾柱 眼部 上盖 下盖 盖支架 容纳腔 高度调节机构 使用者皮肤 间隔设置 用户体验 内固定 围合 申请 烧伤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部灸疗器,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中盖分别与上盖和下盖连接,上盖和中盖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固定有中盖支架,中盖支架固定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眼部灸疗器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相对下盖的距离。本申请的眼部灸疗器能够避免烧伤使用者皮肤,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艾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部灸疗器。
背景技术
中医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病人的脑部血管打通,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艾灸用于治疗疾病或保健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在眼部艾灸能缓解视觉疲劳和视力减退等,眼部艾灸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的眼部艾灸器具用于康复治疗存在固定不方便,艾柱紧贴人体皮肤容易灼伤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眼部灸疗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眼部艾灸器不能调节高度导致容易烧伤皮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眼部灸疗器,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中盖分别与上盖和下盖连接,上盖和中盖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固定有中盖支架,中盖支架固定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眼部灸疗器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相对下盖的距离。
其中,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组件和齿条组件,齿轮组件包括齿轮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旋钮,齿轮杆固定于中盖支架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旋钮固定于齿轮杆上,且旋钮露出于中盖外,齿条组件包括第一齿条单元和第二齿条单元,第一齿条单元和第二齿条单元分别设于下盖邻近上盖一侧相对的两端,且垂直于下盖的横截面,第一齿条单元和第二齿条单元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齿轮块和光滑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齿轮块啮合。
其中,齿轮组件位于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之间。
其中,中盖支架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位于第一艾柱组件和第二艾柱组件之间,且具有一通孔,齿轮杆穿设通孔。
其中,中盖支架包括中盖支架主体,中盖支架主体设有若干通孔,下盖设有若干导向柱,导向柱和通孔数量相等且对应穿过通孔。
其中,中盖支架主体往上盖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艾柱组件设于第一凸缘上,第二艾柱组件设于第二凸缘上,
第一艾柱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套和第一艾柱,第一齿轮套包括第一齿轮本体以及环绕第一齿轮本体设置的第一外轮齿,第一齿轮本体具有第一偏心孔,第一艾柱设于第一偏心孔内;
第二艾柱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套和第二艾柱,第二齿轮套包括第二齿轮本体以及环绕第二齿轮本体设置的第二外轮齿,第二齿轮本体具有第二偏心孔,第二艾柱设于第二偏心孔内;
中盖支架主体上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驱动齿轮,用于与第一外轮齿和第二外轮齿啮合,从而驱动第一艾柱和第二艾柱旋转。
其中,第一艾柱组件还包括第一艾柱筒、第一艾柱盖和第一艾压弹簧,第一艾柱筒与第一偏心孔贴合,第一艾压弹簧用于对第一艾柱进行弹性压合;
第二艾柱组件还包括第二艾柱筒、第二艾柱盖和第二艾压弹簧,第二艾柱筒与第二偏心孔贴合,第二艾压弹簧用于对第二艾柱进行弹性压合。
其中,中盖支架主体还包括围绕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若干凸柱,每个凸柱上设有用于辅助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定位的定位轮,眼部灸疗器还包括上盖支架,上盖支架用于限制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的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文,未经吴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9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