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箱体热媒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3353.X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广;张秉怀;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丁雪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电动阀门 热媒管道 改进型 冷凝灌 热媒炉 热媒 连通 闭合 快速升温 排出量 排气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箱体热媒管道系统,包括A、B、C、D、E、F、G、H、I各管路,各管路一端与热媒炉连通,另一端与冷凝灌连通,所述各管路上均安装有电动阀门,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后方设置的PLC端连接,所述PLC端控制各电动阀门的开启和闭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精确控制,减少了冷凝灌排气的时间和热媒排出量,减少热媒炉的热媒添加次数,更能快速升温以及准确的控制和平衡均匀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箱体热媒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箱体热媒管道系统作为长丝生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长丝的生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长丝生产提供一个稳定合理的工艺生产温度,其中温度的均匀稳定尤其重要。
现有的箱体热媒管道系统,如图1所示,热媒炉电加热后炉内联苯升温至258℃左右开始气化变为气态联苯,由于气态联苯比重大于空气及其产生的一些气态小分子,空气及气态小分子被不断产生的气态联苯挤出系统后该系统通过阀门密闭系统;气态联苯在上升到冷凝器后液化回流联苯炉,以至形成循环系统,箱体温度得以保证稳定。热媒在加热气化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而这些小分子物质达不到工艺设定温度,在整个系统中严重影响温度的均匀性,所以必须通冷凝灌排出。目前该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图中C、D、E、F、G管路,气态热媒中的小分子物质由于管路距离相对较短,都能很好的上升到冷凝灌;然而图中A、B、H、I管路,由于管路过长,且受气态热媒和回流液态热媒所阻,并不能很好的将气态热媒中的小分子物质上升到冷凝灌,以至比C、D、E、F、G管路温度略低,造成纺丝温度不均,升温速度慢。2、该系统通过冷凝灌排气时:排气时间长,排出热媒量大,增加了热媒炉添加次数;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各个管路的温度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整体排放、不易达到温度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箱体热媒管道系统,能快速升温以及准确的控制和平衡均匀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箱体热媒管道系统,包括A、B、C、D、E、F、G、H、I各管路,各管路一端与热媒炉连通,另一端与冷凝灌连通,所述各管路上均安装有电动阀门,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后方设置的PLC端连接,所述PLC端控制各电动阀门的开启和闭合。
优选地,所述各管路外设有保温罩。
优选地,所述冷凝灌出口处安装有电动阀门二,所述电动阀门二由PLC端控制。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精确控制,减少了冷凝灌排气的时间和热媒排出量,减少热媒炉的热媒添加次数,更能快速升温以及准确的控制和平衡均匀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箱体热媒管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箱体热媒管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热媒炉,3、冷凝灌,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本设计,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箱体热媒管道系统,包括A、B、C、D、E、F、G、H、I管路,各管路一端与热媒炉连通,另一端与冷凝灌连通,各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4,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后方设置的PLC端连接,所述PLC端控制阀门的开启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33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