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6315.X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毕显婷;卢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90;H04W16/26;H04W64/00;G08B25/01;G08B25/1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网络 无线呼救系统 固定端 移动端设备 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移动网络模块 本实用新型 未覆盖区域 对外通信 覆盖区域 呼救信号 设备设置 随身携带 网络 发送 传播 | ||
1.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呼救系统包括固定端设备和多个移动端设备;
固定端设备设置在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内,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人员位置信息存储模块、移动网络模块和LPWAN模块;
移动端设备由活动在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人员随身携带,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导航定位模块和LPWAN模块;
对于移动端设备:
导航定位模块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入端相连,第二控制模块的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出端和第一呼救信号输出端分别与LPWAN模块的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入端和第一呼救信号输入端相连;
对于固定端设备:LPWAN模块的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入/输出端和第一呼救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的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输入/输出端和第一呼救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二呼救信号输出端和第三呼救信号输出端分别与LPWAN模块的第二呼救信号输入端和第三呼救信号输入端相连;
人员位置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储存第一控制模块转发来的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人员位置信息存储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双向通信;
编码后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为携带有移动端设备编号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位置信息;
多个移动端设备的LPWAN模块与固定端设备的LPWAN模块构成LPWAN网络,该LPWAN网络依次经第一控制模块和移动网络模块接入移动网络;
救援后台接入移动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网络模块为GPRS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LPWAN模块为LoRa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端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超声波驱兽模块和高压模块;
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二控制模块、导航定位模块、LPWAN模块、超声波驱兽模块和高压模块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端设备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高耗电模块供电信号,通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为超声波驱兽模块和高压模块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端设备还包括扬声模块和显示模块;
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高耗电模块供电信号,经LPWAN网络向第一控制模块和其他移动端设备的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第四呼救信号和编码后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实时位置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四呼救信号,经移动网络向救援后台发送第五呼救信号以及转发编码后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实时位置信息;
扬声模块用于根据其接收到的第四呼救信号,发出呼救语音;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其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移动端设备携带人员实时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呼救系统还包括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设置在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内的预定位置或者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外的预定位置,多个移动端设备的LPWAN模块经中继设备与固定端设备的LPWAN模块组网;
或者,所述无线呼救系统还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两者分别设置在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内的预定位置和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外的预定位置,多个移动端设备的LPWAN模块依次经第二中继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与固定端设备的LPWAN模块组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与LPWAN通信的无线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是高性能控制芯片,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是低功耗的控制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63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耳机模具冷却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时空信息感知的旅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