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7984.9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程艳青;韩峰;方明学;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群 塞边 夹板 电池槽 铅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弹片 底板 压强 电池槽内壁 极群装配 排列方向 相对设置 装配压力 极群组 整个面 中极板 背对 抵接 对极 极板 夹持 夹紧 损伤 支撑 配合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包括电池槽和置于电池槽内的极群,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夹持极群的塞边架,所述塞边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夹板以及支撑所述极群底部的底板,所述夹板背对极群一侧设置有抵接电池槽内壁的弹片。本实用新型铅蓄电池中塞边架两块夹板将极群夹紧,夹板与极群的整个面配合,接触面积大,对极群的压强小,不会损伤极群中的极板。弹片的设置使塞边架在厚度方向(极群中极板排列方向)上可以自动调整,从而,在针对不同厚度的极群生产对应的塞边架后,极群装配到塞边架中,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厚度的极群便可以适用同一种电池槽,且能够保证极群组的装配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塞边架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蓄电池槽体由于一个槽体装配几种容量不同的极群组,不同的极群组之间极板片数不一致,造成不同的极群组厚度不同,蓄电池装配时,为了保证极群组的装配压力,需对蓄电池槽体宽度进行调整保持,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分为以下几种:
1、蓄电池装配薄型极群时,蓄电池单格两侧或一侧配置不同厚度的塑料框架或玻璃,这种需要人工单独操作放置,费工费力,且只适合于手工操。
2、塑料槽体设计时,在槽体侧面设计出几条凸出的不可调整的竖筋,此类竖筋一次成型,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但不适用于多品种生产。
3、在槽体侧面设计出几条可弯曲可调整宽度的弹性竖筋,此类竖筋可适用多品种生产。
以上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属于落后生产技术,需要手动操作,不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第二种技术不适用于多品种生产,即一种规格的蓄电池槽体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极群组,适用性较差。第三种适用于多品种生产,可适用于机械化生产,但第二种、第三种均有一个相同的缺点:容易破坏极板,甚至切断极板,造成蓄电池容量、寿命不合格,导致蓄电池使用周期缩短,究其原因为极群入槽时弹性竖筋(或第二种技术中的竖筋)就会在极板表面划出凹痕,再者弹性竖筋夹紧极群后,竖筋与极群呈直线状接触,类似于几条刀刃夹着极板,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极群膨胀造成夹力越来越来大,且蓄电池装车使用时车辆呈颠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类似于刀刃的夹片压在极群上,很容易切断极板,造成蓄电池提前报废。
针对以上第一种技术,授权公告号为CN2049274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定车用铅酸蓄电池极群的自适应塞边架,所述自适应塞边架由位于两侧面的弹性夹紧面和位于底部的底托构成U形,各弹性夹紧面由纵横交错的数根横筋和数根竖筋构成凹凸起伏面。该现有技术中,通过设计成塞边架这种整体连接结构,便于下槽操作,便于在自动化设备中引用,但弹性夹紧面凹凸起伏,所以仅最凸出处才能夹紧极群,最外侧的极板对应弹性夹紧面最凸出处受到压强较大,容易使该处铅膏掉落,损伤极板,最终影响电池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塞边架的铅蓄电池。
一种铅蓄电池,包括电池槽和置于电池槽内的极群,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夹持极群的塞边架,所述塞边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夹板以及支撑所述极群底部的底板,所述夹板背对极群一侧设置有抵接电池槽内壁的弹片。
所述弹片成对设置,每对弹片中的两片沿垂直夹板方向对称设置。这样,在弹片发生形变时,每对弹片中的两片在平行夹板方向上的分力便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可以保持受力平衡。
每侧的夹板上间隔设有3~8对弹片。所述弹片的长度为10~20mm,高度为80~120mm。
弹片为薄薄的条状,竖直设置,一个侧边固定在夹板上,且相对夹板倾斜设置。所述弹片相对夹板的倾斜角度为30°~70°。该倾斜角度是指塞边架未装配之前的角度。在装配到电池槽中后,弹片受挤压弯曲,相当于与夹板之间的倾斜角度变小。
为了便于电解液的流通,所述夹板上设有透酸孔。透酸孔为均匀分布在夹板上的多个。透酸孔的孔径为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7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蓄电池铸焊机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用极板拉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