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8074.2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1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龙霞 |
主分类号: | C03B5/18 | 分类号: | C03B5/18;C03B5/16;C03B5/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211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转动 炉体内部 转动电机 上侧壁 本实用新型 玻璃纤维 位置相对 进料口 连接杆 输出端 转动杆 窑炉 工作效率 贯通连接 搅拌装置 空腔结构 竖直向下 资源成本 出料口 加热台 搅拌杆 内底壁 转动管 电极 侧壁 内壁 同侧 钼制 连通 制造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空腔结构,所述炉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两个有位置相对的钼制电极,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炉体内部贯通连接的调节口和两个位置相对的出料口所述炉体的上侧壁开设有与炉体内部连通的进料口,炉体的上侧壁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同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端竖直向下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炉体的上侧壁延伸至其内部并连接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转动管和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实现炉体内部的搅拌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资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
背景技术
玻璃微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窑炉是玻璃纤维制造业中的一种重要熔化设备,而火焰熔炉因容量大产量高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火焰熔炉为箱体结构,玻璃熔炉内部的融化时,其玻璃液时在无序的流动着,会影响窑炉内部各个区域的温度导致受热不均匀,想要使比例溶液达到最高值,则需要增加能源的的消耗,增大劳动力且效率也会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空腔结构,所述炉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加热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两个有位置相对的钼制电极,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炉体内部贯通连接的调节口和两个位置相对的出料口,所述调节口位于其中一个出料口的上侧且调节口的内壁设有向外的延伸边,所述炉体的上侧壁开设有与炉体内部连通的进料口,炉体的上侧壁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同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端竖直向下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炉体的顶壁延伸至内部并连接有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转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上开设有多个开口,转动杆位于每个所述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转动管两端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滑槽的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均插设于两个滑槽内并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上端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炉体内壁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出料口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加热台为倒漏斗状。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固定粘贴有耐火砖。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套设在凹槽上的套环,所述套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套环的一端穿过调节口并延伸至调节口的外部,所述升降杆与调节口的上下两侧壁均连接有三角桩,所述调节口的是上延伸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升降杆的侧壁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侧壁与下延伸边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制造玻璃纤维的窑炉的优点在于:
1、设置转动电机、转动杆、转动管、连接杆和搅拌杆,通过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转动管和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实现炉体内部的搅拌功能。
2、设置凹槽、套环、升降杆、三角桩和螺纹杆,通过杠杆原理将螺纹杆在螺纹孔内的上下旋转带动升降杆远离套环的一端升降从而带动套环和升降杆靠近套环的一端反向升降,套环的升降带动转动管的升降进而调节连接杆在转动杆上的角度来实现搅拌杆的升降功能。
3、设置钼制电机和加热台,加热台对炉体内的玻璃溶液有整体加热的功能,通过钼制电极对炉体内上侧和侧壁溶液的辅助加热来实现炉体内玻璃溶液受热均匀,避免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龙霞,未经林龙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脱水机的絮凝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