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端阀体、公端接头组件以及流体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8737.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0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时旻;蔡卫民;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昭新材料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F16L37/40 | 分类号: | F16L3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快速接头 阀体 公端 本实用新型 公端接头 缩径段 母端接头 连接梁 保护功能 接合状态 流量特性 流量影响 流体流过 密封性好 人工操作 依次布置 自动泄压 组件固定 接合 避让口 低成本 冷却板 圆环体 流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端阀体、公端接头组件和流体快速接头流体快速接头。本实用新型的公端阀体用于流体快速接头的公端接头组件,所述公端阀体包括从前到后依次布置的前端、缩径段、连接梁和后端,所述连接梁用于连接所述缩径段和后端,所述缩径段上设置有用于流体流过的避让口;所述公端阀体的后端为其中间完全空心的圆环体。本实用新型的流体快速接头在不增加人工操作复杂性的情况下可以将母端接头组件固定安装在冷却板上,母端接头组件能够低成本且简单地实现自动泄压保护功能,接合状态下的接合质量高、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的公端阀体对流体的流量影响小,使用该公端阀体的流体快速接头的流量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快速接头领域,尤其涉及公端阀体、使用该公端阀体的公端接头组件和流体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等各种领域的装置上(例如轨道车辆上),广泛存在各种液体线路(例如冷却线路等),其串接于装置的各种设备之间,因此,设备之间的液体线路的连接通常装配有液体快速接头,例如冷却板的冷却线路的端口通过液体快速接头与管路或其他设备连接形成流体通道。
现有的流体快速接头中,为实现快速拆卸的功能,其一般地包括可以实现相互快速接合的公端接头组件和母端接头组件,它们适配地设计以实现相互接插。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179878.0、名称为“紧凑的流体连接元件”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快速接头中,公端接头组件的前端和母端接头组件的前端用来相互接合;公端接头组件和母端接头组件均为单向接头,公端接头组件包括公端座套、公端活塞套、以及设置在公端活塞套的内部的公端通道腔中的公端阀体和公端阀体弹簧;母端接头组件包括母端活塞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母端活塞套的内部的母端通道腔中的母端阀体、母端阀体弹簧、母端顶杆;并且,用于实现公端接头组件和母端接头组件锁定接合的锁定环、锁珠等锁定组件时设置在母端。
当公端接头组件向右插入母端接头组件以进行接合时,公端活塞套进入母端活塞套的内部的母端通道腔中,使得母端顶杆接触并向左顶靠公端阀体,公端活塞套接触并向右顶靠母端阀体,由此使公端阀体在公端活塞套的内部沿着轴向向左移动、母端阀体在所述母端活塞套的内部沿轴向向右移动,解除公端接头组件和母端接头组件各自的密封,实现流体连通;同时,母端的锁珠与公端的公端活塞套上锁定凹槽相配合,并且锁定环遮盖锁珠并保持锁珠处于锁定凹槽中,由此实现所述公端接头组件与母端接头组件的锁定接合。
以上结构的流体快速接头由于公端接头组件和母端接头组件的内部的通道腔中布置的元件众多,在接合状态下流体通道中的元件(特别是公端阀体)容易阻挡流体的流动,从而影响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公端阀体,其用于流体快速接头的公端接头组件,所述公端阀体包括从前到后依次布置的前端、缩径段、连接梁和后端,所述连接梁用于连接所述缩径段和后端,所述缩径段上设置有用于流体流过的避让口;
在所述流体快速接头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公端阀体的前端能够与所述公端接头组件的公端活塞套的前端形成密封接合,并且,在所述流体快速接头处于接合状态时所述公端阀体的前端与公端活塞套的前端相分离以形成穿过所述避让口和所述后端的流体通道;
其中,所述公端阀体的后端为其中间完全空心的圆环体。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公端阀体,其中,所述公端阀体的前端具有第一密封圈安置槽,所述密封圈安置槽中置放有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公端阀体,其中,所述公端阀体的前端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安置槽,每个所述密封圈安置槽中置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公端阀体,其中,所述连接梁为两根,它们对应在所述圆环体的直径方向上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昭新材料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未经上海宝昭新材料科技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8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