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舷外作业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0272.2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李安全;林曦;游英波;吴声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舷 内支撑板 外支撑板 舷外作业 移动装置 滚轮 本实用新型 移动底盘 船舶 锁紧螺杆 作业平台 不规则 上端 铰接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舷外作业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船舷外侧的外支撑板和位于船舷内侧的内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与所述内支撑板上方相互铰接,所述内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下方配设有滚轮;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外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一滚轮,所述内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二滚轮,所述外支撑板连接有作业平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该舷外作业移动装置可以适应船舷上端不规则的现象,达到移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维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舷外作业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舷外作业内容通常为大型船舶的船壳维护,需要施工人员在悬空状态下进行,由于属于高危作业,需要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施工效率很难提高,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通常借助相关起吊设备及工具协助施工,现有的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0820124450.1的专利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思路,但是该专利依然不过完善,其主要缺点在于:
船舷顶部不一定为规则形状,经常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其移动会受船舷顶部结构的影响而无法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舷外作业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船舷外侧的外支撑板和位于船舷内侧的内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与所述内支撑板上方相互铰接,所述内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下方配设有滚轮;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外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一滚轮,所述内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二滚轮,所述外支撑板连接有作业平台。
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方位。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原先技术中将原先落在船舷上用于驱动的滚轮改设在甲板上,为了满足该移动装置的稳定性不至于发生危险,通过锁紧螺杆使两块支撑板能够夹紧船舷,从而防止移动装置倾倒掉入海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外支撑板;11、第一滚轮;2、内支撑板;21、第二滚轮;3、移动底盘;31、滚轮;4、锁紧螺杆;5、作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船舶舷外作业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船舷外侧的外支撑板和位于船舷内侧的内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与所述内支撑板上方相互铰接,所述内支撑板下方设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下方配设有滚轮;所述外支撑板和所述内支撑板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外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一滚轮,所述内支撑板靠近船舷一侧设有第二滚轮,所述外支撑板连接有作业平台。
采用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移动可以带动整个移动装置的移动,由于作业平台在船舷外侧,因此整个移动装置船舷外侧的重量大于船舷内部的重量,因此整体移动装置容易朝船舷外侧倾倒,本案中,由于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上端相互铰接,且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杆进行锁紧,可以使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相互配合夹紧船舷,从而防止整体的移动装置倾倒到海里;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确保当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夹紧后,整个移动装置依然可以相对船舷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0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舱加强筋
- 下一篇:一种小型船舶维修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