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作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复合金属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1690.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章应;吴传军;徐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铜 铝合金层 复合金属带 铜合金层 直角梯形缺口 动力电池组 上端 连接片 铝合金 铜合金 截断 铝铜 截断面形状 金属带纵向 扩散热处理 过渡区域 轧制复合 直角梯形 过渡区 焊接面 上底边 上端面 下底边 制作 镶嵌 延伸 | ||
一种制作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复合金属带,复合金属带包括铝或铝合金层、紫铜或铜合金层,铝或铝合金层的截断面为上底边长大于下底边长的直角梯形,紫铜或铜合金层的上端面设置一沿金属带纵向延伸的直角梯形缺口槽,该直角梯形缺口槽的截断面与铝或铝合金层的截断面形状相同,铝或铝合金层镶嵌在紫铜或铜合金层的上端的直角梯形缺口槽中经轧制复合固定,形成具有铝或铝合金层和紫铜或铜合金层的复合金属带,铝或铝合金层与紫铜或铜合金层之间具有经扩散热处理形成的铝铜过渡区,使复合金属带形成上端一部分为紫铜或铜合金区域,另一部分为铝或铝合金区域,紫铜或铜合金区域和铝或铝合金区域之间为铝铜过渡区域结构的焊接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金属板,特别涉及一种制作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复合金属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通常是采用圆柱电池或软包电池,特别是因软包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较多采用的是软包电池PACK,即按照客户要求将很多电芯串联和并联组成装配成某一特定形状的软包电池组,由于每个电芯均包括有铝电极和铜电极,在串联和并联的过程中因为铝材与铜材相焊接的性能不好,无法直接焊接,如何保证铝电极与铜电极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就成为新能源汽车软包电池PACK稳定的关键。一般软包电池PACK的电芯与电芯之间的铝电极和铜电极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用铝铜合金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机械稳定性比较好,但是用螺栓连接电阻过大,造成电池内阻较大,发热量增大,导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安全性降低;另一种是用具有铝铜结构的连接片在电芯与电芯之间的铝电极和铜电极通过焊接连接,以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内阻大,续航里程短的问题。目前采用的铝铜结构连接片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连接片的截面端复合形成一边是铝质一边是铜质的侧面复结构,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较好的解决铝质与铝电极焊接,铜质与铜电极焊接的问题,但是由于铝和铜的接触区域很小,复合的机械可靠性差,接触处容易断裂;而一边是铝,一边是铜,连接片的铝质部与铜质部导电性有差异,导致材料的发热量不一致,进而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导致新能源汽车稳定性降低。此外还有一种是采用在铜质材料层的上端表面完全平行覆盖铝质材料层的复合结构,虽然这种结构的铝层和铜层平行,导电性均匀,但是当用作铝电极和铜电极之间的连接时,连接片的焊接面却只是一种材料,由此也只能解决与该面同样材料的电极的焊接可靠性,而对与该面不同材料的电极的焊接就仍然存在无法直接可靠焊接的问题,导致电池的可靠性不好;而且这种完全平行两层复合结构,在长时间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铝层和铜层之间会出现分层脱离现象,难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复合金属带。它采用特殊的复合结构,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铝电极和铜电极之间焊接连接片的焊接可靠性,以保证动力电池组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作动力电池组连接片的复合金属带,复合金属带包括铝或铝合金层、紫铜或铜合金层,所述铝或铝合金层的截断面为上底边长大于下底边长的直角梯形,所述紫铜或铜合金层的上端面设置一沿金属带纵向延伸的直角梯形缺口槽,该直角梯形缺口槽的截断面与铝或铝合金层的截断面形状相同,所述铝或铝合金层镶嵌在紫铜或铜合金层的上端的直角梯形缺口槽中经轧制复合固定,形成具有铝或铝合金层和紫铜或铜合金层的复合金属带,所述铝或铝合金层与紫铜或铜合金层之间具有经扩散热处理形成的铝铜过渡区,使复合金属带形成下端为紫铜或铜合金的基体面,上端一部分为紫铜或铜合金区域,另一部分为铝或铝合金区域,紫铜或铜合金区域和铝或铝合金区域之间为铝铜过渡区域结构的焊接面。
所述直角梯形缺口槽的宽度占紫铜或铜合金层的上端面宽度的10~70%。
所述复合金属带的厚度为0.6mm~4mm。
所述铝或铝合金层的厚度为不小于0.3mm。
所述铝铜过渡区的厚度为0.1μ到10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1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的连接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