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2290.4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新;尉浩然;牟军敏;方正;刘洋;李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发生装置 控制装置盒 按钮开关 防溺水 求救信号发射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充气单元 充气气囊 发射单元 供电电路 微型信号 处理器 颈带 安全保证 并联接入 出气导管 救生设备 快速启动 溺水 示警 远端 整合 自救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包括颈带和控制装置盒,所述控制装置盒固定于颈带上,所述控制装置盒包括按钮开关、蓄电池和充气单元,所述按钮开关与蓄电池组成供电电路,所述充气单元包括气体发生装置以及充气气囊,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出气导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微型信号发射单元设有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并联接入供电电路,并由按钮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防溺水装置,可快速实现溺水自救,示警科学精确,快速启动远端救援,整合多方面资源为海员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海船,漂洋过海,是海员工作最生动的诠释,但是恶劣的海上环境,时刻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威胁着海员的生命安危,即使具有突出游泳技术的海员也有可能发生溺水,因此,防溺水装置的使用至关重要。现各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设备频现,但大部分存在穿戴不方便,启动难,示警不明显,维护保养繁琐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推广。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923124B),其公开了一种只能防溺水自救装置,所述的自救装置包括游泳者的脖子上套有刚性项圈,刚性项圈的内部设有弹性气袋,弹性气袋的进气口连接到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连接到溺水检测报警单元,溺水检测报警单元与溺水检测探头连接。所述装置需游泳者在脖子上套有一个刚性项圈,再将套架式溺水检测报警单元戴于头上,溺水检测探头引至鼻孔处,游泳者下水,若鼻孔在水面以下,则两溺水检测探头经水短接,此时溺水检测报警单元电路连通开始计时,若计时达到设定数值则认定为凝水发生,此时,即启动气体发生器工作产生气体给项圈上的环形弹性气袋充气,同时启动报警电路以声、光形式报警。该发明刚性项圈穿戴方式较为复杂,声、光示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未设置有微型信号发射器,不能与远端安全监控中心及时通信,未能开展对溺水者的及时营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可快速实现溺水自救,示警科学精确,快速启动远端救援,整合多方面资源为海员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包括颈带和控制装置盒,所述控制装置盒固定于颈带上,所述控制装置盒包括按钮开关、蓄电池和充气单元,所述按钮开关与蓄电池组成供电电路,所述充气单元包括气体发生装置以及充气气囊,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出气导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信号发射单元,所述微型信号发射单元设有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并联接入供电电路,并由按钮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防溺水装置,可快速形成充气气囊,对海员进行防下沉保护,气囊释放时同时发光小灯灯开始闪烁,微型信号发射单元发射信号,可实现快速救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颈带上设有发光部件。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发光部件设有多个小灯,所述小灯通过防水材料封装在颈带上。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颈带为双层中空结构,中空层内为各小灯以软质线缆连接组成的串联电路,并通过控制装置盒的小孔接入供电电路。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上设有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通过磁性吸附安装,所述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包括有微处理器和无线发射单元。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求救信号发射处理器接收GPS定位器传送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微处理器对采集的定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警报信息,无线发射单元将微处理器生成的警报信息发射至安全监控终端,安全监控终端监控人员启动救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为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设有小型二氧化碳气罐。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控制阀与按钮开关连接,按钮开关闭合,控制阀开启,小型二氧化碳气罐迅速反应释放气体并通过出气导管向充气气囊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2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浮力的学游泳神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