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压力测量的钢弦式压力盒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2845.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山;秦溯;吴奎;米俊峰;王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盒 初期支护 传感线 托盘 安装装置 钢弦式压力 隧道围岩 压力测量 对螺 围岩 线管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喷射 条件下压力 安装提供 固定螺杆 隧道施工 托盘侧边 线路稳定 钢拱架 螺孔拧 扰动 卡钳 套在 出口 钢筋 金属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压力测量的钢弦式压力盒安装装置,包括底部有两对螺孔的钢质压力盒托盘,所述压力盒托盘两对螺孔分别为应对常见两种初支钢拱架尺寸,压力盒托盘螺孔拧入固定螺杆,在所述压力盒托盘侧边留有传感线出口,出口外连有与传感线长度适应套在传感线外的PU保护管,线管配有用以将线管固定在初支钢筋网上的金属卡钳,构成完整的压力盒安装装置。该结构能够使压力盒准确的测得围岩对初期支护的压力值,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保护传感线线路稳定,防止初期支护混凝土喷射过程中对压力盒的扰动,可为多种不同围岩条件下压力盒安装提供安全、可靠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压力测量的钢弦式压力盒安装装置,适用于多种围岩条件下的初期支护压力测量。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隧道围岩应力监测对于研究隧道的支护结构,隧道破坏变形规律以及深埋硬岩隧道的岩爆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围岩应力监测都是选用钢弦式土压力盒进行测量,但传统的压力盒安装方法却有许多影响监测结果的缺陷。首先在测量时难以做到压力盒和围岩紧密贴合,导致压力盒测得的数值与实际压力存在较大偏差;其次在隧道初期支护施作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也容易对压力盒以及数据线产生扰动,使压力盒位置发生偏移甚至掉落;在硬岩隧道中安放压力盒,掌子面爆破极易对压力盒的数据线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导致数据线被冲断,影响数压力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基于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压力测量的钢弦式土压力盒安装装置。利用此结构,通过脚架与钢拱架焊接确保土压力盒紧贴围岩岩面,且在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射时,保证混凝土会对压力盒冲击不会导致压力盒偏离甚至跌落。同时,通过PU管和固定夹环对压力盒数据线的保护和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爆破等施工扰动对压力盒系统的影响甚至损坏,提高压力盒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该新型钢弦式压力盒安装方法可有效改善压力盒固定的困难、施工对压力盒的影响等问题,提高压力测量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隧道围岩初期支护压力测量的钢弦式压力盒安装装置,包括一个底部焊接有托盘固定横梁的压力盒托盘,压力盒放置在所述压力盒托盘中,其顶部与围岩紧密贴合;托盘固定横梁的底部垂直连接若干根托盘脚架,托盘脚架焊接在初期支护钢拱架的翼缘板上。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有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所述压力盒中引出有引线,引线上套有PU管。
进一步,所述压力盒托盘上开有一个托盘出线口,套有PU管的压力盒数据线通过托盘出线口引出。
进一步,所述压力盒数据线沿着初支钢拱架延伸,通过PU管固定夹环固定在初期支护钢拱架的钢筋网上。
进一步,所述托盘固定横梁底部开有若干对固定螺孔,托盘脚架螺杆连接在固定螺孔中。
进一步,所述托盘脚架螺杆贯穿所述初期支护钢拱架的翼缘板并延伸进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中,将压力盒托盘支撑在围岩表层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固定压力盒,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复杂施工环境对压力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首先,压力盒托盘直接与初期支护钢拱架连接,且与围岩紧密贴合,测量出的压力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混凝土喷射不均带来的误差以及喷射过程中对压力盒的扰动,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其次托盘脚架与压力盒托盘直接通过螺栓连接以及托盘脚架与初期支护钢拱架焊接,极大地提高的安装的便捷程度,设置三种不同长度的脚架也提高了其适应性;而且在数据线外增加PU管保护,可以有效的避免诸如开挖爆破、弯折以及拉扯等各种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总之,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钢弦式土压力盒测量的精度,避免施工中压力盒的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2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络通道的应急安全门
- 下一篇:含煤隧道瓦斯和通风状况远程实时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