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帽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3800.X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莉;杨旸;田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51124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帽 套针帽 针帽座 针体 座体 本实用新型 座体前端面 拆装结构 针头槽 拆卸 医疗用品领域 挡板 挡板顶端 低端位置 底部倾斜 向下延伸 座体顶部 刺伤 拆装 单手 护理 帮助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帽座,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的针帽座。针帽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针帽拆装结构,针帽拆装结构包括针帽孔、针头槽和针体孔;针帽孔由座体顶部向下延伸,针帽孔的底部倾斜,针帽孔靠近座体前端面的一端较高;针帽孔与座体前端面之间形成针帽挡板;针头槽设置在针帽挡板顶端;针体孔由座体前端面延伸至针帽孔,针体孔与针帽孔的低端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便于单手拆装针帽,避免回套针帽操作时护理人员被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帽座。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可发生于配制药液,回套针帽,分离针头以及收废弃针等过程中。调查发现,回套针帽导致的针刺伤率尤其高。针刺伤不仅让人疼痛,更可能让护理人员感染疾病。为了避免回套针帽导致针刺伤,要求护理人员单手回套针帽,即利用其它物件避免枕帽移动,不手持针帽,只手持针体套针帽。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缺少固定针帽的装置,导致单手回套针帽操作较为不便。
专利ZL201520174167.X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针帽回套固定装置,该装置由针帽主体、设置在主体中心位置的安装槽、设置在主体下端端的底座组成。主体呈柱状弧形结构位于整个装置上方,便于在使用过程中的携带。底座呈圆盘状结构,便于使用过程中,装置的固定稳定;安装槽设置在主体中心相应位置,由顶端向下延伸。安装槽长度比注射器针帽回套短1~2cm。安装槽呈圆锥形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放置在平面,即可将针帽回套放置在安装槽内部,当医护人员需要单手回套时,使用方便快捷,避免针头污染和针刺伤。该装置虽然能够将针帽竖向固定,方便针帽回套,但不能将针帽拆卸及使针帽进入安装槽,需要纯手动拆卸针帽和放入安装槽。
专利ZL201020678957.9公开了一种采血针帽回套盒,其结构与专利ZL201520174167.X类似,同样能够将针帽竖向固定,方便针帽回套,但也不能将针帽拆卸及使针帽进入安装槽,需要纯手动拆卸针帽和放入安装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的针帽座。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帽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针帽拆装结构,针帽拆装结构包括针帽孔、针头槽和针体孔;针帽孔由座体顶部向下延伸,针帽孔的底部倾斜,针帽孔靠近座体前端面的一端较高;针帽孔与座体前端面之间形成针帽挡板;针头槽设置在针帽挡板顶端;针体孔由座体前端面延伸至针帽孔,针体孔与针帽孔的底端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是:座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针帽拆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图3上部所示,将针横放,针乳头位于针头槽内,针帽位于针帽孔内,针头槽比针帽稍小;外拉针体,针帽由于针帽挡板的阻挡不会外移,只是针体和针头移出座体,针帽被拆下;针帽拆下后掉到针头槽底部。如图3下部所示,回套针帽时,将针头和针体从针体孔插入,针头进入针帽,继续插入针体即可套到针体的乳头上;由于针帽孔的固定作用,针帽回套过程中不会偏摆,保证了回套操作顺利进行。可见本实用新型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便于单手拆装针帽,避免回套针帽操作时护理人员被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针帽座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针帽拆卸和回套操作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座体1、针帽孔2、针头槽3、针体孔4、针帽挡板5、针体6、针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3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