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和多路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3934.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瑞;崔国栋;唐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叶洋军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道 高低压泵 串并联 阀杆 六通阀体 多路阀 口回油 供油 过桥 换向 卸荷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功率 单泵供油 固定配置 双泵合流 左右两侧 单向阀 合流 后向 回油 轻载 限位 中位 重载 能耗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和多路阀,该阀组包括五位六通阀体及固定配置在五位六通阀体的左右两侧的回油过桥体和单向阀过桥体,其中,在阀杆中位时第一进油道P1和第二进油道P2向T1口和T2口回油卸荷;在阀杆向前换向一位时,第一进油道P1单独向执行机构供油和第二进油道P2向T1口回油卸荷;在阀杆向前换向二位时,由第二进油道P2和第一进油道P1在第三进油道合流后向执行机构供油。本阀组可以适应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在轻载时,双泵合流;而在重载时,单泵供油。这样可以减少能耗,需要的电动机功率也低,限位投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和具有该阀组的多路阀。
背景技术
在很多应用场合,如锻机、压机、注塑机、随车吊等,我们注意到,快进时需要大流量,但负载不高,而高负载需要的流量很小。
目前,具有双泵合流功能的液压阀种类较多,但能够上述需求的专用阀组在市场上很鲜有见到。
因此,有必要提供具有在轻载时双泵合流和在重载时单泵供油的组合功能的专用阀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以实现重载时单独供油、轻载时双泵合流的组合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阀组的多路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位六通阀体及固定配置在五位六通阀体的左右两侧的回油过桥体和单向阀过桥体。
其中,所述五位六通阀体设置有五位六通阀杆、位于阀杆轴向中部的流道PT、在阀杆轴向上关于流道PP左右对称布置的两流道PT、两第一旁流通道、两分油道、流道A和流道B、第一回油道和第二回油道,所述五位六通阀体还设置有第三进油道,所述第三进油道至两分油道的流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其中,所述回油过桥体设置有第一回油道、与第一回油道相通的T1口、第二回油道、及与所述第二回油道连通的T2口,所述回油过桥体还设置有第二进油道P2,该第二进油道P2与第一旁通流道连通。
其中,所述单向阀过桥体设置有第三进油道、与第三进油道连通的第一进油道P1、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与第一回油道连通的第二旁通流道、第一旁流通道、以及在第三进油道至第一旁通流道的流道上设置的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二进油道P2 和所述流道PP相通,所述五位六通阀体的流道PT和所述单向阀过桥体的第二旁通流道相通,其中,在阀杆中位时第一进油道P1和第二进油道P2向T1口和T2口回油卸荷;在阀杆向前换向一位时,第一进油道单独向执行机构供油和第二进油道向T1口回油卸荷;在阀杆向前换向二位时,由第二进油道和第一进油道在第三进油道合流后向执行机构供油。
进一步地,上述阀组用于锻机、压机、注塑机或随车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路阀,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进油体、第一换向阀体、单向阀过桥体、五位六通阀体、回油过桥体、第二换向阀体、以及第二进油体,其中,所述回油过桥体、五位六通阀体、单向阀过桥体构成根据上面所描述的用于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的阀组,其中,所述第一进油体具有连接第一泵的P1 口,该第一进油体上设有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二进油体具有连接第二泵的P2口,该第二进油体上设有第二溢流阀。
本阀组可以实现高低压泵串并联工作,在轻载时,双泵合流;而在重载时,单泵供油。这样可以减少能耗,需要的电动机功率也低,限位投资费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3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