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客车座车的内装饰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4637.9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施浩松;蒋建峰;施竹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顶板 加强筋 固定粘接 黑色泡棉 本实用新型 铁路客车 内装饰 拱形 抗冲击能力 表面设置 结构稳定 平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座车的内装饰顶板,包括中顶板、第一中顶板型材和第二中顶板型材,所述中顶板由拱形部分和平直部分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拱形部分之间通过所述平直部分连接,所述中顶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通过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所述中顶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通过所述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所述中顶板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中顶板型材,且所述第一中顶板型材通过所述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结构稳定、质量轻和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客车座车的内装饰顶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造轨道交通车辆越来越多,内装饰顶板是每个车辆内部很重要的一个部件,既要保证内装饰顶板的功能还有承受车辆运行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内装饰顶板部件的重量控制,车厢内部的光线控制等要求,所以对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材料的选用是主要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客车座车的内装饰顶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客车座车的内装饰顶板,包括中顶板、第一中顶板型材和第二中顶板型材,所述中顶板由拱形部分和平直部分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拱形部分之间通过所述平直部分连接,所述中顶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通过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所述中顶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通过所述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所述中顶板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中顶板型材,且所述第一中顶板型材通过所述黑色泡棉与所述中顶板固定粘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中顶板型材的表面均设置有三个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个数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个数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中顶板一侧的内壁通过所述黑色泡棉固定粘接有第二中顶板型材。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顶板型材的个数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装饰顶板由中顶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一中顶板型材组成,中顶板的材质玻璃钢材质,且采用玻璃钢复合工艺制作,表面喷涂油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一中顶板型材按照要求通过黑色泡棉粘接在玻璃钢顶板上,最大程度上的减轻了重量,且使得整个内装饰顶板的承压能力强,且防震动和冲击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中顶板由拱形部分和平直部分组成,且相邻两个拱形部分之间通过所述平直部分连接,使得整个内装饰顶板不会反光,且结构设计合理,且中顶板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中顶板型材,第一中顶板型材的表面设置有螺钉,使得本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Ⅱ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C向剖视图。
图中:1-中顶板;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第二中顶板型材;5-螺孔;6-第一中顶板型材;7-黑色泡棉;11-拱形部分;12-平直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竹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4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