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只靠泊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5147.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占昭;张文强;程怀华;柳伟杰;杨鲁言;高连云;刘巧英;所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泰鸿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内筒 外筒 环形橡胶体 吸能器 本实用新型 法兰盘 船只 内壁 外壁 前端位置 同轴设置 变形的 前端面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只靠泊吸能器,它包括同轴设置的刚性外筒和刚性内筒,还包括位于刚性外筒和刚性内筒之间的环形橡胶体;刚性外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刚性内筒的前端位于刚性外筒前端的前方;环形橡胶体的内壁与刚性内筒的外壁相固定连接,环形橡胶体的外壁与刚性外筒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刚性内筒的后端与法兰盘前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刚度,在非碰撞下整体不会变形的前提下吸能器前端位置能够更加靠前,以更好地适应船只安全靠泊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只靠泊吸能器。
背景技术
船只靠泊海洋平台时,一般需要在海洋平台外侧设置靠泊吸能器,用于吸收船只与平台之间的碰撞能量,保护船只和钢管桩平台的安全,使船只平稳停靠在平台侧面。
现有的海洋平台船只靠泊吸能器一般为圆台状橡胶体,其一端连接平台管桩,另一端用于接触船只。这类吸能器具有构造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其缺陷主要是:第一、橡胶体整体刚性较差,因此其设计长度受限,因为过长会导致前端下垂。由于海洋平台靠泊侧并非一个平面,在相对凹陷部位管桩上安装这类吸能器会受到很大限制。难于适应船只安全靠泊的需求。第二、吸能效果较差且易于损坏因而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船只靠泊吸能器,以克服现有船只靠泊吸能器的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有更高的刚度,在非碰撞下整体不会变形的前提下吸能器前端位置能够更加靠前,以更好地适应船只安全靠泊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只靠泊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同轴设置的刚性外筒和刚性内筒,还包括位于刚性外筒和刚性内筒之间的环形橡胶体;刚性外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刚性内筒的前端位于刚性外筒前端的前方;环形橡胶体的内壁与刚性内筒的外壁相固定连接,环形橡胶体的外壁与刚性外筒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刚性内筒的后端与法兰盘前端面之间具有间隔。
优选地,刚性内筒外侧壁上固定有内圈钢筋。
优选地,刚性外筒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外圈钢筋。
优选地,刚性内筒后端距离法兰盘的距离为环形橡胶体轴向长度的60%-90%。
优选地,刚性内筒前端距离刚性外筒前端的距离为环形橡胶体轴向长度的70%-120%。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吸能器外筒为刚性材质,并且其后端法兰盘连接的固定法兰后端可以带有一段管路,因此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刚度,在非碰撞下整体不会变形的前提下吸能器前端位置能够更加靠前,吸能器在平台侧面安装位置选择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船只安全靠泊的需求。
第二、刚性内筒、环形橡胶体以及刚性外筒之间设置有钢筋,增加了环形橡胶体的连接牢度,在刚性内筒受到船只碰撞时进一步确保环形橡胶体只有轴向形变但不会出现轴向位移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泰鸿橡胶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泰鸿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5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