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耙式掏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6154.2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6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朋;林森;丁明亮;刘洋洋;胡正法;牛纪超;王泽钊;韩伟;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B08B15/04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耀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勺 本实用新型 预埋线盒 操作杆 倒齿 机电安装工程 边缘部位 倾斜设置 耙式 盒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耙式掏盒器,包括:操作杆;挖勺,所述挖勺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操作杆,所述挖勺具有最大直径小于预埋线盒宽度的曲面;以及一排倒齿,连接于所述挖勺的前端的边缘部位且位于所述挖勺的外侧,所述倒齿朝向所述挖勺的内侧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机电安装工程的预埋线盒清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耙式掏盒器。
背景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在二次配管之前,需要找出之前预埋在混凝土墙内的线盒,将里面的填充物清理干净,然后穿带线疏通管道,在清理预埋线盒内填充物的时候,工人一般直接用手清理或者用冲击钻的钻头清理,预埋线盒内的填充物(一般是锯末)就直接扔在了地上,不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工完场清。另一方面,在掏预埋线盒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直接留在地面上,需要二次清理,不仅对劳务管理上造成了困难,而且劳务因降低成本的考虑需要集中时间统一清理,这样就间接耽误了土建一结构、二结构楼层移交。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耙式掏盒器,以解决机电安装工程的预埋线盒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耙式掏盒器,包括:
操作杆;
挖勺,所述挖勺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操作杆,所述挖勺具有最大直径小于预埋线盒宽度的曲面;以及
一排倒齿,连接于所述挖勺的前端的边缘部位且位于所述挖勺的外侧,所述倒齿朝向所述挖勺的内侧倾斜设置。
所述挖勺的前端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一排叉齿,所述叉齿的数量与所述倒齿的数量相等,每一所述倒齿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叉齿。
所述一排叉齿居中设置于所述挖勺的前端。
所述挖勺呈半球状。
所述操作杆为伸缩式操作杆。
所述操作杆包括首节套筒、至少一中间节套筒和末节套筒,所述首节套筒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挖勺的后端,所述首节套筒的第二端位置可调地插设于所述中间套筒中,所述中间套筒位置可调地插设于所述末节套筒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耙式掏盒器在清理预埋线盒时通过挖勺舀挖预埋线盒中的填充物并储存于挖勺中,随即将填充物(锯末等垃圾)转移至垃圾袋中,随时清理预埋线盒,随时收集垃圾,节约垃圾清理成本,避免了因掏预埋线盒产生的垃圾的二次清理,节约了大量人工和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工效,避免因另外安排时间清理垃圾而间接耽误了土建一结构、二结构楼层移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耙式掏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耙式掏盒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耙式掏盒器,包括:操作杆1、挖勺2和倒齿3。
挖勺2的后端连接于操作杆1。挖勺2的曲面的最大直径小于预埋线盒的宽度,以便挖勺在预埋线盒内有回转的操作空间。倒齿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倒齿呈一排设置。一排倒齿3连接于挖勺2的前端的边缘部位。倒齿3朝向挖勺2的内侧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6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