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6522.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向招祥;崔臣滨;邓鲁宁;袁龙;孙永东;吕志欣;刘世强;骆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捞爪 连接套 打捞筒 打捞 筒体内部 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 井下抽油杆 打捞工具 抽油杆 打捞爪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捞筒,属于打捞工具领域。所述打捞筒包括:连接套、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捞爪以及第二捞爪。连接套的一端与第一筒体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驱动抽油杆,第一筒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筒体靠近连接套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连接套的一端的内径,第二筒体靠近第一筒体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第一筒体的一端的内径。第一捞爪设置在第一筒体内部,第二捞爪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部,且第二捞爪的内径大于第一捞爪的内径。由于该打捞筒设置了两个内径不同的捞爪,因此无需更换打捞爪即可打捞尺寸不同的井下抽油杆,节省了打捞成本,缩短了打捞时间,提高了打捞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捞筒。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抽油杆下端所连接的抽油泵来实现采油作业,但在采油过程中抽油杆容易发生断脱现象,需要使用打捞工具将抽油杆捞出。
相关技术中,打捞工具包括筒体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打捞爪,当打捞抽油杆时,需要通过该抽油杆的尺寸来确定打捞爪的尺寸。当需要打捞其他尺寸的抽油杆时,需将该打捞工具提出,更换相应尺寸的打捞爪后,重新下放该打捞工具实现对抽油杆的打捞。
但是,更换打捞工具中的打捞爪会延长打捞时间,降低打捞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捞筒,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打捞时间长、打捞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捞筒,所述打捞筒包括:连接套、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捞爪以及第二捞爪;
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驱动抽油杆,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的内径,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的内径;
所述第一捞爪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所述第二捞爪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部,且所述第二捞爪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捞爪的内径;
所述第一捞爪与井下抽油杆卡接后,在所述井下抽油杆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向靠近所述连接套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捞爪与井下抽油杆卡接后,在所述井下抽油杆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筒体内部向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方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打捞筒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捞爪和所述连接套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捞爪和所述第一筒体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
可选的,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弹簧座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弹簧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捞爪包括筒状的第一内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内套远离所述连接套一侧的多个第一瓣状结构,相邻两个第一瓣状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二捞爪包括筒状的第二内套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内套远离所述第一筒体一侧的多个第二瓣状结构,相邻两个第二瓣状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每个所述瓣状结构远离筒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锯齿状的卡牙。
可选的,所述打捞筒还包括:上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6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