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7862.8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8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若愚;黄淇麟;祝遵崚;王强;方杰东;夏煜;何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浮床 浮床 框体 可翻转的 方形孔 种植框 漂浮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丝网 轻质基质 旋转件 水生植物 定期检查 浮床植物 内部填充 植物更换 根系 修剪 病虫害 栽植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属于生态浮床领域。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漂浮框、不锈钢丝网、方形孔、轻质基质、种植框、旋转件;所述浮床框体上设有若干种植框,种植框的内部填充轻质基质,用于栽植水生植物;所述漂浮框上设有若干方形孔,方形孔内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浮床框体的一端部通过旋转件设于漂浮框的上方,浮床框体可以在漂浮框的上方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根系发达的浮床植物的根部修剪、病虫害定期检查和植物更换等维护工作,结构简单可靠,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设备领域,特别是生态浮床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生态浮床能有效治理水污染,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上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传统的生态浮床通常只关注浮床对于水质的净化能力,而忽视浮床植物本身的后期维护和更换,当植物出现根部坏死烂死以及病虫害入侵时,维护人员不能方便地在水上进行植物的维护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方便维护人员定期检查浮床上水生植物根部的生长情况以及植物病虫害问题的检查和解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漂浮框、不锈钢丝网、方形孔、轻质基质、种植框、旋转件;
所述浮床框体上设有若干种植框,种植框的内部填充轻质基质,用于栽植水生植物;所述漂浮框上设有若干方形孔,方形孔内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浮床框体的一端部通过旋转件设于漂浮框的上方,浮床框体可以在漂浮框的上方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件上设有限位装置,可以限制浮床框体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浮床框体的旋转角度为45°-6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件包括两个套筒、转轴,所述的套筒的一端部设有中空的凹槽,用于放置转轴,套筒的另一端设于与固定在漂浮框上的固定板连接,转轴设于两个套筒之间,两端分别设于两个凹槽内,浮床框体通过连接件与转轴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轴的端部和凹槽内设有限位块,限制转轴旋转的角度,保证旋转角度以防植物掉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漂浮框是空心密封的环形浮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漂浮框放入河道时,漂浮框的方形孔与水面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孔与种植框的大小相同,当浮床框体旋转于水平位置时,方形孔与种植框竖直方向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浮床框体采用聚苯乙烯板。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浮床框体采用聚苯乙烯板,结构简单稳固,抗风浪,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漂浮框采用空心密封的环形浮块,具有防腐,抗氧化,无毒环保的特性,易于微生物附着,结合植物发达根系,较快形成生物膜,利于水体污染物质降解。
3、本实用新型漂浮框上设置不锈钢丝网对植物根系进行固定和限制,有利于植物根系在相对区域内稳定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7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