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8155.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芳;张明贺;刘玉虎;刘述栋;范大海;宫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B65G47/18;B65G47/4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防堵塞机构 皮带 本实用新型 防堵塞装置 电气触发 给矿皮带 控制装置 皮带转运 上行皮带 继电器 底板 重量传感器 发生故障 复位弹簧 故障检修 间接损失 经济损失 影响生产 有效减少 触发杆 故障率 接触轮 立杆 堵塞 节约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包括卸矿漏斗、位于卸矿漏斗上方的给矿皮带和位于卸矿漏斗下方的受矿皮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给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方设有防堵塞机构,所述的防堵塞机构由底板、立杆、复位弹簧、触发杆、电气触发控制装置和接触轮组成;在所述的受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方也设有同样的防堵塞机构;所述的电气触发控制装置是由重量传感器和继电器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有效减少堵塞漏斗的故障率,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2)防止了发生故障时经济损失过大,每年至少节约皮带成本、故障检修费用和影响生产的间接损失等合计约81万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运输系统中物料转运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预警并及时保护停机的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皮带运输系统中,各皮带间物料的转运是通过卸料漏斗来完成,每条皮带的头部卸料处都需安装一个漏斗,用来实现卸料或向另一条皮带给料的工作,漏斗担负着转运物料承上启下的任务。矿山企业在皮带运输矿石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矿石堵塞漏斗的故障。通常矿山企业是依靠堵漏器来避免堵塞漏斗故障,堵漏器安装在漏斗内部,依靠矿石碰撞、挤压电气装置报警停机。由于堵漏器报警迟缓,灵敏度低,因此常常发生堵塞漏斗故障;同时也经常发生误动作,造成皮带停机,影响系统生产。矿石堵塞漏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先有一些大块矿石阻塞漏斗的一部分通道,造成矿石不疏通,矿石在漏斗里越积越多,最后导致矿石堵满漏斗,发生矿石堵塞漏斗的故障。如果不及时停止这种状况,矿石会继续沿着漏斗向周围冒矿,造成周围驱动设备掩埋停机,同时部分矿石也会沿着本条皮带的下行皮带返回到本条皮带尾部滚筒,造成本条皮带及尾轮硌伤或者划伤,同时造成整道工序停机,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经济损失严重。
矿石堵塞漏斗故障的具体影响为:1、皮带头轮驱动电机过载,减速机打齿; 2、皮带硌伤、硌漏、划伤、使用寿命缩短;3、皮带尾轮挂胶磨损过快使尾轮使用寿命缩短; 4、皮带负载增加导致电机及机械部件受损严重;5、漏斗出现安全隐患,地板开焊,衬板螺丝松动,清扫器失效等危害;6、增加了现场工人处理事故的工作强度。因此,解决皮带运输矿石过程中漏斗堵塞问题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预警并及时保护停机的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包括卸矿漏斗、位于卸矿漏斗上方的给矿皮带和位于卸矿漏斗下方的受矿皮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给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方设有防堵塞机构,所述的防堵塞机构由底板、立杆、复位弹簧、触发杆、电气触发控制装置和接触轮组成,所述的底板位于给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方,立杆垂直设在底板的左侧,电气触发控制装置安装在立杆的上部,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触发杆的尾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的右侧连接,触发杆中间与立杆上部铰接,触发杆前端与接触轮轮心铰接,所述的接触轮与给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侧贴合;在所述的受矿皮带的上行皮带下方也设有同样的防堵塞机构。
所述的电气触发控制装置是由重量传感器和继电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有效减少了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堵塞漏斗的故障率,避免了影响生产时间过长;
2. 防止了发生故障时经济损失过大,每年至少可节约皮带成本13万元(100米长皮带),节约故障检修人工成本及材料费用达3万元;节约因故障造成系统停产的间接损失达65万,总计节约达81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皮带转运漏斗的防堵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气触发控制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8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