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迹可巡电伴热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8231.8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王刚;汪超;郭建;刘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0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伴热带 电子标签 芯线护套 读取器 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 施工安全性 查找 编码信息 并行敷设 加热芯线 人工成本 通信连接 芯线 开挖 铺设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迹可巡电伴热带,解决了现有电伴热带铺设轨迹不易查找的问题。包括加热芯线,芯线护套、若干电子标签、外护套和读取器,芯线护套将并行敷设的芯线交联在一起;电子标签沿芯线护套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在芯线护套的表面,该电子标签含有电伴热带的型号及米标编码信息;外护套护在芯线护套及电子标签的外面;所述读取器与上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本申请利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的判断电伴热带的走向,缩短查找电伴热带故障的时间,保障施工安全性,避免因大量开挖土石方或挖断其他管线而引起不必要的工程延误,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集输领域常用的电伴热带。
背景技术
电伴热带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电伴热集油工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油气集输领域,在产品应用过程当中由于过载、渗水或外力等因素会导致电伴热带损毁,需要及时维修以保证油气集输的安全。维修时,首先往往需要对电伴热带进行挖探坑测量通电与否来判断是否存在断点,由于油气集输管道大都位于野外,铺设时会穿越公路、农田、草场、河流、沟壑等场所,铺设轨迹与设计路径存在一定差距,给维修队伍寻找电伴热带的铺设轨迹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查找发生故障的电伴热带的铺设轨迹是维修队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迹可巡电伴热带,避免因电伴热带轨迹不清楚而造成挖错探坑、浪费人力和时间,减少挖掘探坑的时间,提高电伴热带故障维修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迹可巡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芯线,芯线护套、若干电子标签、外护套及读取器;
所述加热芯线,为一芯、两芯或三芯;
所述芯线护套,将并行敷设的所述加热芯线交联在一起;
所述电子标签,含有所述电伴热带的型号及米标编码信息,并沿所述芯线护套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在所述芯线护套的表面;
所述外护套,套在所述芯线护套及所述电子标签的外面;
所述读取器,与所述电子标签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以均匀的间距贴于所述芯线护套表层。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为5.8GHz的RFID读写无源标签,内置天线,通过电磁耦合方式同所述读取器建立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读取器采用ZK-RFID9150系列工业级达IP 64超高频读写器,拥有Windows CE 6.0 操作系统,搭载高性能超高频读写模块,配合高灵敏度发射天线,最大读写距离为6m。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轨迹可巡电伴热带,采用了RFID技术,可以有效的判断电伴热带的走向,缩短查找电伴热带故障的时间,保障施工安全性,避免因大量开挖土石方或挖断其他管线而引起不必要的工程延误,节省人工成本。而且结构简单,适宜工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迹可巡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8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