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9993.X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鲜振宇;付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新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道 造口 环形气囊 双腔 桥接器 远端 肠管 气囊充气口 近端 套接 本实用新型 肠内容物 外科手术 中空的 排便 连通 送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所述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将肠道双腔造口的近端肠管和远端肠管连接在一起,包括中空的管道、气囊充气口、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套接在所述管道的远端,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套接在所述管道的近端,所述气囊充气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中间部分,这样无需通过外科手术就可将造口近远端的肠道连通,直接将近端的肠内容物送入远端肠道,完全符合人体正常的排便生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习惯改变,直肠癌、膀胱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恶性肿瘤目前多采用放化疗联合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治疗后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或放射性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高,为了治疗这些并发症,外科医生多采取临时性双腔造口来转流粪便,达到让远端肠道远离粪便污染,从而减轻并发症的症状和促进其愈合的目的。这类患者的粪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出院后需要在该造口处放置一个袋子来接收粪便。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医生会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然后在患者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这个口就被称为造口。造口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两种,其中临时性造口多用双腔造口,永久性造口则多用单腔造口。对临时性造口而言,造口关闭术属于二次手术,医生需要采取外科手术关闭造口,它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在开展临时性双腔造口做关闭术前,患者需要接受肠镜、钡灌肠造影、排粪造影和肛门直肠测压等一系列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都是为了评估远端肠管的通畅性及肛门功能,即造口关闭后患者能否正常排便。但这些检查都存在一个不能逾越的障碍:这些检查都只是一种间接的评估,不能反映患者远端肠道或肛门功能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对术前有过放疗或者有过直肠阴道瘘或吻合口漏的患者而言,术前以上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但在造口关闭后出现肠梗阻,或导致吻合口漏复发而引起腹盆腔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患者不得不再次接受造瘘手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临床医生采用经造口远端灌粥或者香蕉泥,以观察患者会否出现异常,比如肠梗阻或盆腔感染。但粥或者香蕉泥与粪便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粪便里含有大量细菌,而这些细菌才是导致腹盆腔感染的元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不需要手术就可以直接将造口近端和远端的肠道连通,直接将近端的肠内容物送入远端肠道,完全符合人体正常的排便生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所述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将肠道双腔造口中的近端肠管和远端肠管连接在一起,所述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包括中空的管道、气囊充气口、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套接在所述管道的远端,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套接在所述管道的近端,所述气囊充气口位于所述管道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地,当所述管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插入到所述远端肠管和所述近端肠管时,通过所述气囊充气口给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充气,让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膨胀,从而将所述管道的远端固定到所述远端肠管内,将所述管道的近端固定到所述近端肠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是由柔软性比较好的硅胶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中挨着所述肠道双腔造口中的腹壁的一边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位于所述肠道双腔造口的远端和近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数量为1~10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二环形气囊都是由硅橡胶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是闭环的或开环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气囊是闭环的或开环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9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