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板和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1156.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9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张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板 电池模组 弧形表面 本实用新型 凸出 电芯组件 上下两端 变形的 带状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板和电池模组,所述端板(10)的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100)的电芯组件(20)接触的表面是弧形表面(12)使得所述弧形表面(12)的中部向外凸出,并在所述端板(10)的上下两端处均开设有带状槽(17)。通过利用弧形的端板来说收紧电池模组,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在使用时端板的中间部分向外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封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端板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池模组采用软包电芯,软包电芯成组技术大部分利用电芯框架及端板将电芯夹持于中间。因此,端板要保证整个模组在绑带捆绑过程中无严重变形,并且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证对电芯的夹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因而端板强度对于电池模组的强度和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端板在组装过程中由于两端施加的压力,端板中部容易向外侧鼓胀变形,使得在中间部分,组装后的电池模组的尺寸会大于设计尺寸。目前通常通过增加端板厚度来提高端板强度,以使得在组装之后端板尽可能地保持平直。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大整个电池模组的尺寸和重量,并且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持续鼓胀的趋势,导致端板在中间部位的受力越来越大,引起端板产生一定的向外弯曲变形,并且这还会影响电池模组的夹紧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所述端板的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组件接触的表面是弧形表面使得所述弧形表面的中部向外凸出,并在所述端板的上下两端处均开设有带状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的与所述弧形表面相对的表面是中部向内凹入的另一弧形表面,或者是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状槽为U型槽,在所述端板的横向上沿着所述端板的外周部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带状槽彼此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端板的内部一体地成型有多个加强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由塑料或金属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上述端板,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端外侧;绑带,绕在所述端板的带状槽和所述电芯组件上,以利用所述端板收紧所述电芯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绑带上的拉力增大到预定值时,所述端板变形使得接触所述电芯组件的弧形表面变成平面而贴紧所述电芯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的高度与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框架和由所述框架支撑的软包电芯。
通过使端板朝向一侧弯曲而作为弧形板使用,能够在封装过程中提供与现有的端板变形方向相反的反向回弹力,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在封装电池模组过程中端板的中间部分向外变形的可能性,并且也能够在电池模组运行期间,减少端板因电池模组膨胀而引起的变形程度,使得整个电池模组的力学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在收紧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在收紧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电池模组,10:端板,11:第一弧形表面,12:第二弧形表面,13:第三直表面,14:第四直表面,15:顶表面,16:底表面,17:带状槽,20:电芯组件,30: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1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膜机构及蓄电池极群包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