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纯电动重型汽车制动电阻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1226.2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翁涛;段书林;郭伟伟;陈慧;于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控制电路 制动电阻 电机控制器 负极电路 电池组 制动电阻控制 本实用新型 整车控制器 控制模块 重型汽车 纯电动 并联 回馈 能量回馈制动 续流二极管 二极管 保障车辆 放电回路 机械制动 能量回收 行驶安全 正极电路 制动控制 熔断器 最大化 串联 制动 能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纯电动重型汽车制动电阻控制装置,制动电阻与制动电阻续流二极管相互并联后依次与制动电阻支路IGBT和熔断器相互串联,并形成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连接在电池组的负极电路上;回馈支路IGBT与放电回路二极管相互并联并形成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连接在电机控制器的正极电路上;控制模块与整车控制器相连,制动电阻支路IGBT与回馈支路IGBT对应与控制模块相连;电池组的正、负极电路分别对应与电机控制器的正、负极电路相连,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实现能量回馈制动控制与能耗制动控制的以及机械制动的相互配合与切换,确保车辆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效的制动,同时实现最大化能量回收,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重型汽车制动电阻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能量回馈制动与机械制动配合的方式,即制动时由车辆带动电机发电,产生反拖力矩,并将所发的电量存储在电池组内。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缺点一:当电池组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不能吸收回馈制动的能量,导致电机无法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影响车辆制动效果。
缺点二:当电池组电量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电池特性,不能大量吸收回馈的能量,从而限制了电机制动扭矩,也会影响车辆制动效果。
缺点三:由于纯电动车一般只有机械制动与能量回馈制动两种方式,缓速器无法安装,当不允许能量回馈制动时,持续下坡时机械制动容易失效,造成严重事故。
缺点四:重型纯电动汽车载重量大,在持续下长坡工况下行驶,能量回馈制动不足,会导致机械制动过热失效,导致车辆失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纯电动重型汽车制动电阻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纯电动重型汽车制动电阻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所述纯电动重型汽车中的电池组及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对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制动电阻支路IGBT、制动电阻、制动电阻续流二极管、回馈支路IGBT、放电回路二极管、熔断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制动电阻与制动电阻续流二极管相互并联后依次与制动电阻支路IGBT和熔断器相互串联,并形成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连接在电池组的负极电路上;回馈支路IGBT与放电回路二极管相互并联并形成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连接在电机控制器的正极电路上;控制模块与整车控制器相连,制动电阻支路IGBT与回馈支路IGBT对应与控制模块相连;电池组的正、负极电路分别对应与电机控制器的正、负极电路相连,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盒体,制动电阻支路IGBT、制动电阻、制动电阻续流二极管、回馈支路IGBT、放电回路二极管、熔断器和控制模块对应安装在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由铝冲压而成,并在盒体内集成水冷散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接受整车控制器的信息,控制相应的IGBT工作,实现了能量回馈制动控制与能耗制动控制的以及机械制动的相互配合与切换,确保车辆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效的制动,同时实现最大化能量回收,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其中:
1、电池组;2、制动电阻支路IGBT;3、制动电阻;4、制动电阻续流二极管;5、电机;6、电机控制器;7、回馈支路IGBT;8、放电回路二极管;9、熔断器;10、电池组管理系统BMS;11、整车控制器;12、制动踏板;13、油门踏板;14、控制装置;15、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1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