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装置及低噪声电气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1974.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龙;丁杰;李振鹏;臧晓斌;贺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导流结构 导流罩 低噪声 电气柜 迷宫式 涡轮 侧向 风机效率 离心风机 流通路径 气流产生 气流回流 通风效率 风机 风道 噪声 零部件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及低噪声电气柜,涉及离心风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风效率低和回流气流产生的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风道中的涡轮和导流罩,所述涡轮的端部和所述导流罩的端部设置有迷宫式导流结构,迷宫式导流结构通过改变气流的方向来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使气流受到的阻力明显增大,从而抑制气流从风机的高压侧向低压侧的回流现象,提高了风机效率,并降低了由于气流回流所产生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风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及低噪声电气柜。
背景技术
现有电气柜内的通风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涡轮、风道、导流装置以及电机等部件,其中,导流装置为直筒结构,其与涡轮之间为搭接配合,由于涡轮为旋转部件,因此导流装置与涡轮之间必须保留2-5mm左右的间隙,以保证风机安全运转,避免涡轮和导流装置之间产生刮擦。
但是由于该间隙的存在,导致气流从风机高压侧流向低压侧从而形成回流,如图1中箭头所示,回流导致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空气回流导致风量损失,通风效率降低;第二是气流流过间隙诱导产生大量涡流,形成气动噪音。因此目前现有的导流装置和涡轮之间进行搭接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通风系统的性能,并且该结构受制造误差的影响非常明显,导致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从而影响产品制造成本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及低噪声电气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风效率低和回流气流产生的噪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风道中的涡轮和导流罩,所述涡轮的端部和所述导流罩的端部设置有能够改变气流方向的迷宫式导流结构,所述迷宫式导流结构用于防止气流从风机的高压侧流向低压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迷宫式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涡轮端部的凹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罩端部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迷宫式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罩端部的凹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涡轮端部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构造为沿所述涡轮或所述导流罩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部构造为沿所述涡轮或所述导流罩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端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轴向截面构造为U形、V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部的底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2-5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噪声电气柜,包括上述的导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涡轮相连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较之现有的直筒形导流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迷宫式导流结构,通过改变气流的方向来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使气流受到的阻力明显增大,从而抑制气流从风机的高压侧向低压侧的回流现象,提高了风机效率,并降低了由于气流回流所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流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3在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图5在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1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式离心风机用蜗舌板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循环泵出口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