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机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2644.3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晨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3/00 | 分类号: | G04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 |
地址: | 430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分轮组件 秒轮组件 过轮 本实用新型 手表机芯 传动轮 转子轮 时针 分针 跨轮 秒针 时轮 钟表技术领域 表盘 整体布局 坐标原点 中心孔 主夹板 齿轮 轮转 传动 减小 紧凑 手表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表机芯,包括转子轮、传动轮、秒轮组件、秒针、过轮、分轮组件、分针、跨论、时轮、时针,所述转子轮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再带动秒轮组件转动使秒针走时,秒轮组件再带动过轮转动,过轮带动分轮组件转动使分针走时,分轮组件再带动跨轮转动,跨轮带动时轮转动使时针走时,以主夹板中心孔为坐标原点,以3点方向为X轴正方向,12点方向为Y轴正方向。本实用新型将各个齿轮安置在合理的位置上,使手表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减小表盘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手表机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表主要有机械表、石英表和电子表这三大类,其中:1)机械表用发条作动力,由摆轮产生机械振荡,由齿轮分频分别带动秒、分、时针指示时间,内部完全由机械运动零部件组成;2)石英表用微型电池作动力,由石英晶体产生振荡——电子电路分频产生1Hz的脉冲讯号——推动步进电机/秒针——齿轮分频带动分、时针指示时间,内部不但有机械传动部件,也有电子电路;3)电子表则是用微型电池作动力,由石英晶体产生振荡——电子电路分频——液晶数字显示器显示时间,内部完全由电子电路组成,没有机械运动部件。现有的手表中大多有齿轮固定不稳固,走时不准确,调时不方便,齿轮布局凌乱不美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问题,是提供一种手表机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表机芯,包括转子轮、传动轮、秒轮组件、秒针、过轮、分轮组件、分针、跨论、时轮、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轮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再带动秒轮组件转动使秒针走时,秒轮组件再带动过轮转动,过轮带动分轮组件转动使分针走时,分轮组件再带动跨轮转动,跨轮带动时轮转动使时针走时。
一种手表机芯,包括主夹板,所述主夹板上设有主夹板中心孔,以主夹板中心孔为坐标原点,以3点方向为X轴正方向,12点方向为Y轴正方向,转子轮坐标为(-2.3073,1.6428),传动轮坐标为(-1.9654,-0.1346),秒轮组件坐标为(0,0);过轮坐标为(0.8661,-1.7961),分轮组件坐标为(0,0);跨轮坐标为(2.29,0);时轮坐标为(0,0)。
优选的,所述手表机芯直径为28.5~30.5mm。更进一步的,手表机芯直径为29.8mm。
一种带有充电结构的手表机芯,包括前盖、后盖、充电座、线路板,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充电座正极和充电座负极,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线路板充电正极和线路板充电负极,所述充电座正极与线路板充电正极连接,所述充电座负极与线路板充电负极连接,所述线路板正极与充电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充电座固定架,所述充电座正极和充电座负极固定在充电座固定架内。
优选的,还设有充电座盖片,所述充电座盖片与充电座固定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正极后端和充电座负极后端固定在充电座固定架后端上,所述充电座正极前端和充电座负极前端贯穿并固定在充电座盖片上。
优选的,所述充电座固定座周围设有充电座外套,所述充电座外套后端与充电座固定座后端形成充电口。
优选的,还设有软塞,所述软塞包括塞部和固定部,所述塞部设于软塞一端,所述塞部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嵌入充电口内并与充电座外套形成紧密连接,所述固定部设于软塞另一端,所述充电座外套后端设有裙边结构将固定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池为纽扣式充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相对设有线路板正极充电焊盘和线路板充电负极焊盘,所述充电座前端抵触在凹槽底部。
优选的,充电座正极外径为0.5~0.7mm,充电座内最小孔径为1.795~1.854mm、所述充电座外套直径为3~5mm。更进一步的,充电座正极外径为0.6mm,充电座内最小孔径为1.807mm、所述充电座外套直径为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晨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晨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2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