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5211.3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池咏伦;陈彦齐;黄建荣;王国纶;洪千茹;廖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嵘;佛新瑜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电路 连接器 检测电池 状态检测电路 电池接入 连接针 电路结构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切换控制器 电压传输 接入状态 控制器电 电连接 引脚 占用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及连接器,其中,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包括:连接器、传导电路、RTC模块和控制器;连接器设有连接针,传导电路通过连接针与待检测电池电连接,以将待检测电池的电压传输至传导电路;传导电路还分别与RTC模块和控制器电连接,以在待检测电池与连接针接触时,通过传导电路为RTC模块供电,并切换控制器的引脚的电压值,使控制器基于电压值确定待检测电池的接入状态,极大简化了电路结构,减少电路结构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笔记本或一体机(All In One,AIO)等电路来说,通常都会设置实时时钟(Real-Time Clock,RTC)电池,以使实时时钟(Real-Time Clock,RTC)模块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正常工作。为了能够快速识别判断RTC电池是否接入主板,为RTC模块供电,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识别电路,如图1所示,RTC电池通过连接器(Connector)的针脚与主板连接。此时,连接器则需要设置众多针脚,如设置与RTC模块连接的针脚,以使RTC电池为RTC模块供电,还要设置与主板芯片的M_TEMP连接的针脚,以使主板芯片快速识别RTC电池是否接入主板。结合图2,在RTC电池未接入时,M_TEMP连接的针脚的电压值为3.3V;在RTC电池接入后,M_TEMP连接的针脚的电压值从3.3V变化为2V。若连接器中设置较多的针脚,则会使连接器的成本增加,也会影响连接器的体积,且大量占用主板面积。另外,连接器与主板之间需要设置两条连接电路,也需要占用一定的主板面积。而现在的笔记本或一体机(All In One,AIO)等电路都往轻薄方向发展,主板面积会越来越小,如何简化电路结构,减少电路结构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及连接器,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减少电路结构的占用面积,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其包括:连接器、传导电路、RTC模块和控制器;所述连接器设有连接针,所述传导电路通过所述连接针与待检测电池电连接,以将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压传输至所述传导电路;所述传导电路还分别与所述RTC模块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在所述待检测电池与所述连接针接触时,通过所述传导电路为所述RTC模块供电,并切换所述控制器的引脚的电压值,使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入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电池连接器和主板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设置第一连接针,所述主板连接器设置第二连接针,所述第一连接针和所述第二连接针串联,所述第一连接针用于与所述待检测电池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针还与所述传导电路电连接,以通过串联的第一连接针和所述第二连接针将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压传输至所述传导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传导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信号传输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并联;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针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TC模块电连接,以为所述RTC模块供电,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切换所述控制器的引脚的电压值。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限流电阻;所述第二连接针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所述限流电阻实现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限流电阻并联,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针与所述限流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一电阻还与接地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5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