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乙酰丙酮的冷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5330.9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荣;徐一荃;杨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伟荣药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07C45/78;C07C45/82;C07C49/14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高永志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分离装置 冷却液 冷却腔 冷却管道 冷却效果 乙酰丙酮 出端口 制备 本实用新型 端口连接 出料口 进料口 螺旋形 上端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乙酰丙酮的冷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装置,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在冷却分离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并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端口,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端口;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的两侧分别与冷却液出端口及冷却液进端口连接,从而能使冷却分离装置实现良好的冷却效果;并在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螺旋形冷却管道,所述的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腔,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冷却分离装置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乙酰丙酮制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制备乙酰丙酮的冷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乙酰丙酮又名二乙酰基甲烷,2,4-戊二酮(2,4-Pentanedione),简称AA,分子式为CH3COCH2COCH3,相对分子质量100.144。常温下为无色流动液体,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体,沸点139℃,相对密度0.9753;能溶于酸性水,难溶于中性水,能溶于乙醇、氯仿、乙醚、苯、丙酮和冰醋酸。
且乙酰丙酮一种重要的化工及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磺胺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催化剂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乙酰丙酮的纯度要求越来越高,优等品纯度要求达到99.9%,这也对乙酰丙酮的连续精馏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尚没有满意的设备能够很好进行冷却分离,得到要求的高纯度乙酰丙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效果好的制备乙酰丙酮的冷却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乙酰丙酮的冷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装置,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并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端口,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端口;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的冷却腔的两侧分别与冷却液出端口及冷却液进端口连接;并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螺旋形冷却管道,所述的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在冷却分离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并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端口,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端口;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的两侧分别与冷却液出端口及冷却液进端口连接,从而能使冷却分离装置实现良好的冷却效果;并在冷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螺旋形冷却管道,所述的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冷却腔,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冷却分离装置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液进端口,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液出端口;并在所述的冷却管道内设置有缓冲管道,所述的缓冲管道的两侧分别连接缓冲液进端口及缓冲液出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液进端口,在冷却分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液出端口;并在冷却管道内设置有缓冲管道,所述的缓冲管道的两侧分别连接缓冲液进端口及缓冲液出端口,当冷却分离装置的温度过低时,通过在环槽管道内送入热水,使的冷却分离装置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且当出现反应温度过低时,也能及时的提升冷却分离装置内的温度,从而有利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冷却液进端口、冷却液出端口、缓冲液进端口及缓冲液出端口上均设置有一个电池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液进端口、冷却液出端口、缓冲液进端口及缓冲液出端口上均设置有一个电池阀,从而使得冷却液及缓冲液进出进由开关控制,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冷却分离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分离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能时时监控冷却分离装置内的温度变化,从而及时得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伟荣药化有限公司,未经衢州伟荣药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5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油蒸汽一体化冷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高效结晶陈化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