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6975.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希刚;陈国庆;张春辉;戴维葆;严晓勇;赖金平;郭境忠;刘铭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7/02 | 分类号: | F23C7/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风箱 内二次风箱 出风口 进风口 风箱 本实用新型 旋流燃烧 二次风 对冲 锅炉 隔板 单独调节 外二次风 大风箱 分隔 两层 配风 送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该二次风箱中间沿送风方向设有隔板,将二次风箱分隔为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两部分;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内二次风箱调节门;外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外二次风箱调节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二次风大风箱分成两层,形成两个独立配风的风箱,实现了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的单独调节,避免了在一个风箱内相互调整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煤粉燃烧器精确均匀配风的二次风箱,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属于电力及动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国内燃煤电厂均实施了NOx控制技术改造,采用的主流技术路线为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通过采用分级配风等举措虽可有效降低NOx的生成。采用空气分级燃烧后炉内燃烧组织对燃烧器配风更加敏感,需要对燃烧器进行精确均匀培风。
而现有的二次风箱不能满足燃烧器配风需求。
现有的二次风箱采用静压大风箱形式,对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而言,不能满足其燃烧器配风需求。该二次风箱存在以下问题及缺点:
(1)采用大风箱配风时,由于阻力分配,靠近风箱两端进风口处的燃烧器进风较多,而靠近风箱中间的燃烧器进风少,使得各个燃烧器之间配风不均匀,影响炉膛燃烧组织。
(2)对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而言,旋流燃烧器的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配风处于一个静压风箱中,若是调整其中一个的风量,将会对另一个造成影响。
(3)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燃烧器外二次风没有风量调节风门,调整风量需要通过调节旋流叶片角度,而调整叶片角度将会对燃烧器回流区的形状和大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燃烧组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分别进行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调节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该二次风箱中间沿送风方向设有隔板,将二次风箱分隔为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两部分;所述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内二次风箱调节门;所述外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外二次风箱调节门。
通过对二次风箱分隔,分别对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进行调节,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上分别设有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和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风箱导流板。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内分别设有内二次风叶片和外二次风叶片。
进一步的,内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和外二次风静压测量装置分别设于内二次风箱和外二次风箱中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将原二次风大风箱分成两层,形成两个独立配风的风箱,实现了内二次风与外二次风的单独调节,避免了在一个风箱内相互调整的干扰;
2、在内、外二次风箱上设置静压测量装置,通过调节门使得燃烧器内外二次方风入口静压相同;
3、在风箱入口处设置导流板将二次方导流向风箱中间处,使得风箱风量分配合理,各个燃烧器配风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6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包火型燃烧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烟气再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