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冲击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8480.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忠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5/02;B32B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层 纤维树脂层 不织布 里组织 粗化表面 复合结构 表组织 抗冲击 粘着剂 贴合 黏合 纤维 | ||
一种抗冲击复合结构,包含:第一织物、第二织物层、不织布、纤维树脂层以及高分子粘着剂。第一织物包含相对的表组织面及里组织面,表组织面与里组织面之间的厚度不小于2.0mm。第二织物层具有前组织面及后组织面,前组织面及后组织面的纤维抗拉强度不小于10g/d。不织布夹置于第一织物的里组织面与第二织物层的前组织面。纤维树脂层具有粗化表面,粗化表面贴合于第二织物层的后组织面。高分子粘着剂黏合第一织物、不织布、第二织物层及纤维树脂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防护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防刺、防弹及防爆效能的抗冲击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事故、持刀抢劫、校园枪击各种危害人身安全的风险也频繁出现,因此,具有防穿刺、防弹功能的防护用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现有防护用品是由多层高强度织物、陶瓷或金属材料及粘合树脂所组成,其中高强度织物主要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密度为1.45g/cm3且具有高抗拉强度、高弹性模数的特性,但对强酸、强碱、紫外光及摩擦的抵抗力较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量达200至600万,纤维密度为0.96g/cm3具有高于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抗拉强度、低伸长与质轻等特性,且对化学品、温度、湿度、紫外光的抵抗力佳。目前,多数防护用品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高强度织物。
然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高疏水性与低表面活性的化学性质,纤维表面非常光滑而摩擦系数小,纤维之间的抱合力低,不利于纺纱织造,且与其他材料迭合制成防护用品时容易发生界面结合不良的问题,不仅影响制程良率及产品成本,更可能减损防护用品的防刺、防弹、防爆及耐用性等效能。因此,如何解决现有高强度纤维织物的加工、良率及耐用度等问题,提升防护用品的效能,即为发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冲击复合结构,包含:第一织物、第二织物层、不织布、纤维树脂层以及高分子粘着剂。第一织物包含相对的表组织面及里组织面,表组织面与里组织面之间的厚度不小于2.0mm。第二织物层具有前组织面及后组织面,前组织面及后组织面的纤维抗拉强度不小于10g/d。不织布夹置于第一织物的里组织面与第二织物层的前组织面。纤维树脂层具有粗化表面,粗化表面贴合于第二织物层的后组织面。高分子粘着剂粘合第一织物、不织布、第二织物层及纤维树脂层。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一织物的表组织面具有多个纬浮条纹,各纬浮条纹的高低落差不小于0.2mm×0.2mm,相邻二纬浮条纹相隔不大于12mm。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一织物的材料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二织物层包含相迭合的多个第二织物,位于上述第二织物层二侧的二第二织物分别形成上述前组织面及上述后组织面。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二织物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于一实施例,上述抗冲击复合结构包含多个的上述不织布,分别夹置于上述第一织物的上述里组织面与上述第二织物层的上述前组织面,及上述第二织物层的上述前组织面与上述后组织面。
于一实施例,上述不织布的材料是聚丙烯纤维。
于一实施例,上述纤维树脂层的上述粗化表面的粗糙度不小于0.05mm。
于一实施例,上述纤维树脂层包含第三织物及可固化树脂。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三织物的材料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上述可固化树脂是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忠,未经刘军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8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
- 下一篇:一种印花褶皱全棉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