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8813.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3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外切 筒夹本体 刀具夹 出水 水筒 轴向延伸 内切槽 流道 间隔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 冷却效率 冷却水 孔侧 装设 开口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包括一筒夹本体及一刀具,所述筒夹本体设有一刀具夹孔、若干个外切槽以及若干个内切槽,其中各外切槽及各内切槽间隔交错排列,且各外切槽于外侧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于内侧的轴向延伸长度,所述刀具设有流道,装设于筒夹本体的刀具夹孔内,并封闭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让冷却水集中流至刀具的流道内,而大大增加刀具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的刀具夹持工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
背景技术
筒夹是一种用来束紧刀具的零件,藉由筒夹本体上设置若干个切槽,使得筒夹本体达到径向较大的形变,因此具有更好的夹制效果。然而,因为现有筒夹使用时,冷却水容易由筒夹的各切槽流出,而无法集中至刀具的流道流出以作为冷却使用,所以由各切槽流出的冷却水就造成了浪费,而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让冷却水能集中至刀具的流道流出,而提升刀具冷却的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包含一筒夹本体以及一刀具,所述筒夹本体包含一外端面、一内端面、一凹沟、一刀具夹孔、若干个外切槽以及若干个内切槽,所述外端面及所述内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筒夹的相对两端,所述凹沟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筒夹本体外周接近外端面处,所述刀具夹孔贯穿设于筒夹本体的轴心位置,所述外切槽间隔环绕排列于刀具夹孔地设置于筒夹本体,并由外端面朝内端面方向延伸,各外切槽轴向长度短于筒夹本体的长度,且各外切槽于外侧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的轴向延伸长度,所述内切槽间隔地设置于各外切槽之间,并由内端面朝外端面方向延伸,各内切槽的轴向长度短于筒夹本体的内端面至凹沟的距离,且各内切槽的槽宽皆大于各外切槽的槽宽,所述刀具设有流道,包括一装设端及一加工端,并以装设端装设于所述筒夹本体的夹具夹孔内而凸伸于筒夹本体的外端面,所述刀具的装设端至筒夹本体的外端面的距离至少大于所述筒夹本体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远离外端面的一端至筒夹本体的外端面的距离,并封闭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筒夹本体的各内切槽及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有交叠区段。
进一步,所述筒夹本体包括有六个外切槽和六个内切槽。
进一步,所述筒夹本体包括有八个外切槽和八个内切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刀具出水的止水筒夹组,当由筒夹本体后端注入冷却水时,因为刀具封闭各外切槽于刀具夹孔侧形成的开口,而使冷却水不会分散至内切槽,而集中流至刀具的流道内,从而对刀具进行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让冷却水能集中至刀具的流道流出,大大提升了刀具冷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
图5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侧视图。
图6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7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装设于刀具架中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8为本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8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加工刀具
- 下一篇:一种高速钻床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