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全频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1884.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向沛绅;钟岳龙;唐建雄;陈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52;H01Q5/28;H01Q5/3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本体 馈点 全频段天线 本实用新型 馈入点 外部电子组件 低频线路 辐射特性 辐射性能 高频线路 天线特性 外围环境 线路延伸 相对两侧 直线延伸 接地线 外观件 讯号线 净空 减小 走线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全频段天线,所述的内置式全频段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设置有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且各线路上分别设置有馈点,其中一线路为高频线路,另一线路为低频线路;其中一馈点为接地线馈入点,另一馈点为讯号线馈入点;所述馈点位于所在线路的一端,所在线路的另一端净空;各线路延伸于所述天线本体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天线本体的至少一侧上,各线路整体上沿直线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式全频天线,当外部电子组件或外观件对此所述天线本体的辐射特性影响时,通过设置特殊走线的线路,减小天线本体面积;利用RLC电路调整天线特性,有效降低外围环境之干扰,并同时有效提升所述天线本体整体的辐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内置式全频段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许多文献都有针对全频段天线进行许多相关研究及阐述,但因为天线是属于一种受外围环境影响剧烈的射频被动组件,故大多数皆是以将天线外置形式为前题进行一天线设计及天线研究,其目的在于将天线用外接方式进行摆放,可避免不同样机内的其他电子组件或外观件对此天线本身之辐射特性造成影响,但目前各消费性通讯电子产品皆普遍追求短、小、轻、薄,故此做法较难真正实现使用于大部分通讯产品装置上。
鉴于以上所述之外接式天线之缺陷及使用不便利性,开始出现许多改良之设计方式,目的在欲克服上述外置式天线之缺陷,期望将天线以结构式方式设计于通讯产品内部,与大多数通讯消费性电子产品结合。但是,天线是属于一种受外围环境影响剧烈的射频被动组件,目前的方式将天线以结构方式设计于产品样机内,但为了克服天线本体受到样机内的其他电子组件或外观件对此天线本身之辐射特性造成剧烈影响,于设计上本体结构会较为复杂并造成天线尺寸过大,天线操作带宽也会较窄导致无法满足4G LTE全频段之操作,且当遇到不可改变之外在环境影响时,亦无法有效的实时配合不同环境进行天线本身的辐射特性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天线尺寸过大、带宽窄、辐射特性不易调整等问题,提供一种内置式全频段天线。
一种内置式全频段天线,所述的内置式全频段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设置有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且各线路上分别设置有馈点,其中一线路为高频线路,另一线路为低频线路;其中一馈点为接地线馈入点,另一馈点为讯号线馈入点;
所述馈点位于所在线路的一端,所在线路的另一端净空;各线路延伸于所述天线本体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天线本体的至少一侧上,各线路整体上沿直线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上还连接有中频线路,且所述中频线路连接至第一线路上的馈点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在天线本体的一侧上为整体上沿直线延伸的直线段,所述第一线路上的馈点处在直线段的端部,所述中频线路连接至第一线路上的馈点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频线路的其中一段与所述直线段的夹角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频线路、所述中频线路和所述低频线路在所处平面的任意垂直剖面上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本体为板状,各线路延伸于所述天线本体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本体开设有导孔,同一线路位于所述天线本体两侧的部分通过对应的导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设置有净空区域以及接地区域,所述接地区域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有接地线和所述讯号线;
所述天线本体安装于所述净空区域,所述接地线与所述讯号线分别与所述接地线馈入点和所述讯号线馈入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设置有RLC电路,所述RLC电路通过所述接地线和所述讯号线与所述天线本体相应的馈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1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