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勘探地球物理场并行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1906.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倪圣军;周官群;刘惠洲;任川;曹煜;潘乐荀;唐润秋;戚俊;吴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采集装置 并行采集 传感器接收装置 勘探地球物理 本实用新型 控制主机 大线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无线方式连接 工作模式 观测系统 施工效率 物理场 探测 勘探 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勘探地球物理场并行采集系统,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包括:控制主机、若干台能够在多种工作模式中切换的智能采集装置、大线、若干只传感器接收装置,所述智能采集装置通过大线与若干只所述传感器接收装置连接,所述智能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了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于一体的系统,一次布置观测系统,一次激发物理场实现多场并行采集,探测方法多样化,大幅提高勘探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地震波场、电场、磁场的多勘探地球物理场并行采集系统,实现非同场源的综合物探技术。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不同地质体的物理属性差异,探测不同地质体与异常体的勘探技术与方法,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简称物探仪器)是地球物理勘探的核心,物探仪器是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基础,结合传感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融合而形成的专业仪器。地球物理勘探按照物理场源的不同,一般分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放射性勘探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地震勘探可以分为主动源及被动源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可以分为电阻率勘探与激电勘探;电磁法勘探可以分为瞬变电磁勘探、无线电波透射勘探及大地电磁勘探等。每种物探方法均有对应的仪器设备,导致综合物探时所需的设备多、线缆复杂,不同物探方法要先后施工,不仅制约了综合物探的现场实施效率,而且造成各物探方法在采集时空分离、时间分辨率降低。
现有的物探设备中,一般只能同时实现同源场的综合物探,如地震勘探的反射波、折射波及地震面波同时勘探;电法勘探中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自然电场法的同时勘探。要实现不同源、多地球物理场勘探,需要复杂的多种物探装备,装置类型复杂,施工效率低。不同源的综合物探具有场源响应的正交性,如震电勘探是指震源激发下的电响应,与震源作用下的地震信号不相关,震源激发下的电信号与震信号具有正交性,这一正交属性具有评价地层渗透性的作用,是目前非常规能源勘探的热点问题;类似的电震勘探,目前还在探索中。
时不变系统物理上代表结构和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类系统。严格地说,由于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的存在,时不变系统只是时变系统的一种理想化模型。但是,只要这种时变过程比之系统动态过程足够地慢,那么采用时不变系统代替时变系统进行分析,仍可保证具有足够的精确度。传统物探也假设探测对象为时不变系统来简化,但对于正在受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探测目标来讲为时变系统,能够适应时变系统进行同源和非同源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装备具有重大创新意义,是物探新方法、新装备的源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方便的实现多地球物理场并行勘探,可适应受工程施工影响时变系统物探装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多勘探地球物理场并行采集系统,包括:控制主机、若干台能够在多种工作模式中切换的智能采集装置、大线、若干只传感器接收装置,所述智能采集装置通过大线与若干只所述传感器接收装置连接,所述智能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电法单元、采集地震单元、采集瞬变电磁单元、采集无线电波透视单元及采集大地电磁单元。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够在多种发射模式中切换的智能电磁发射装置,所述智能电磁发射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磁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电法单元、发射瞬变电磁单元、发射无线电波透视单元、发射大地电磁单元。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电磁发射装置,所述智能电磁发射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电磁发射装置为震源或普通的电磁发射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接收装置为多功能传感器或者单功能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1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