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4657.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晶;王文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口 流道 镶件 产品成型 浇口结构 进料流道 断料 凝料 裂化 技术方案要点 注塑成型技术 本实用新型 成型腔侧壁 剪切力作用 分离制品 截面形状 通道延伸 圆形出口 成型腔 浇注 错动 熔体 成型 出口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在分离制品与流道凝料时,圆形出口不易断料,制品与浇口分离时产生应力裂化,降低产品成型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分进料流道相通的浇口,所述浇口设置在镶件顶面上靠近分进料流道的一端,所述镶件顶面上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浇口包括一个入口和一个供熔体流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至成型腔侧壁上形成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镶件的顶面上,所述出口的截面形状呈方形。方形的浇口截面面积较大,在剪切力作用下易发生相对错动,更方便断料,成型后便于使浇注凝料与制品分离,达到了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通常包括有主流道、分流道和多个浇口,该浇口与注塑模具的型腔连通,熔料从注塑机的喷嘴进入主流道后经分流道分配,然后通过各个浇口分别进入到模具的各个型腔中。
参照图1,现有的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 包括与分进料流道相通的浇口2,浇口2设置在镶件3顶面上靠近分进料流道的一端,浇口2包括一个入口4和一个供熔体流出的出口6,出口6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出口6形状呈圆形,截面积小导致流动阻力大,在分离制品与流道凝料时,不易断料,制品与浇口2分离时产生应力裂化,降低产品成型质量,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其具有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流道与浇口结构,包括与分进料流道相通的浇口,所述浇口设置在镶件顶面上靠近分进料流道的一端,所述镶件顶面上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浇口包括一个入口和一个供熔体流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至成型腔侧壁上形成出口,所述入口位于镶件的顶面上,所述出口的截面形状呈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熔体在通过浇口进型腔时产生加速度,有利于迅速充满型腔,成型后浇口塑料先冷凝,以封闭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在制品上产生缩孔或凹陷,提高产品成型质量;比起圆形的出口,方形的出口截面面积较大,在剪切力作用下易发生相对错动,更方便断料,成型后便于使浇注凝料与制品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与成型腔侧壁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通道形状呈现牛角状,浇口和流道的中心线与塑件顶出方向有一定的角度,靠顶杆顶出时的剪切力作用,开模时浇口即被自动切断,流道凝料自动脱落,减少制品与浇口分离时产生应力裂化,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的宽度沿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体流入浇口流道后开始加速,浇口流道增加了流道腔体的受压面积,能暂缓胶体冲出进胶点的流量和速度,降低了后进物料对已成型物料的瞬时冲力,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进料流道连接有主进料流道,所述分进料流道与主进料流道连通处设置有一内凹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射压力作用下,熔胶快速通过内凹部进入分进料流道的末段,且分进料流道末段的熔胶快速填充至分进料流道末段 内,消除熔胶填充不足的缺陷以及熔接痕缺陷,大大提高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凹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主进料流道的横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4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流道结构
- 下一篇:风扇定子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