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体上夹套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5703.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霞;由景德;郭长春;林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雁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炉 夹套本体 探火孔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 本实用新型 煤气 质量稳定 导气孔 上夹套 炉体 上段煤气出口 煤气化技术 煤气炉气化 比例分配 长椭圆形 下段煤气 正常气化 控制炉 火阀 炉内 轴向 炉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上夹套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包括夹套本体,夹套本体上沿轴向开设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导气孔;夹套本体上方设有至少布置两种不同倾斜角度的探火孔,探火孔顶端设有探火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导气孔截面积,提高了下段煤气导出量,满足了煤气炉正常气化时上下段煤气的比例分配要求,实现了煤气炉气化正常化,确保了上段煤气出口温度正常以及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同时,设置两种及以上探火孔倾斜角度,能够更准确地探知炉内炉火情况,能够更好地控制炉况,确保了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上夹套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3-图4所示,原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的炉体上夹套上开设的导气孔为圆孔式导气孔,开设的探火孔角度一致。
原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对于φ4.0m以上规格的煤气炉,下段煤气流量偏小,易造成上段煤气流量偏大,致使上段出口煤气温度偏高,影响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煤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体上夹套,增加了导气孔截面积,提高了下段煤气导出量,满足了煤气炉正常气化时上下段煤气的比例分配要求,实现了煤气炉气化正常化,确保了上段煤气出口温度正常以及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同时,设置两种及以上探火孔倾斜角度,能够更准确地探知炉内炉火情况,能够更好地控制炉况,确保了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增加了下段煤气导气孔截面积,提高了下段煤气导出量,满足了煤气炉正常气化时上下段煤气的比例分配要求,实现了煤气炉气化正常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体上夹套,包括夹套本体,夹套本体上沿轴向开设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导气孔;夹套本体上方设有至少布置两种不同倾斜角度的探火孔,探火孔顶端设有探火阀。
进一步优选地,不同倾斜角度的探火孔交错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探火孔设置数量为6-20个。
进一步优选地,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导气孔的长轴沿夹套本体圆周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设于夹套本体上方的上部气室,上部气室设于导气孔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上部气室与夹套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夹套,炉体上夹套下方设有炉体下夹套,炉体下夹套内部设有炉栅,炉栅下方设有灰盆;炉体上夹套上方设有煤气发生炉上段炉体,煤气发生炉上段炉体上开设上段炉体导气孔,上段炉体导气孔连通导气孔。上段炉体导气孔与炉体上夹套的导气孔相连通。
经过反复研究测试发现,对于φ4.0m以上规格的煤气炉,原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在煤气炉上部耐火材料砌筑的下段煤气圆孔式导出孔设计不能满足煤气炉导出量需求,因此,导致无法满足煤气炉正常气化时上下段煤气的比例分配工艺要求,造成下段煤气导出量偏小,上段煤气量偏大,致使上段煤气出口温度偏高,影响煤气炉的正常运行。
在满足炉体上夹套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炉体上夹套上的圆孔式导气孔创造性改为椭圆形,导气孔截面积大大增加,导气孔的导出量大大增加,提高了下段煤气导出量,满足了煤气炉正常气化时上下段煤气的比例分配要求,导气孔内部气体不与外部气体相串,实现了煤气炉气化正常化,确保了上段煤气出口温度正常,确保了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特别是,对于φ4.5m或φ4.6m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发生炉,也能够满足需要,能够确保上段煤气出口温度正常,确保了煤气炉的正常运行,确保煤气质量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5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垃圾气化炉的炉体结构
- 下一篇:加氢气化炉半焦料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