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静脉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6818.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吴桂梅;郝云;丁怡;蔡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萍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M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监护仪 滴注系统 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 心电图引导 管状针头 股静脉 固定夹 夹持部 夹持齿 持臂 腔内 无菌 右夹 生理盐水瓶 输液调节器 导联电极 组件包括 肝素帽 夹持面 夹持腔 输液管 上端 导管 扭簧 摄片 置管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静脉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包括PICC导管组件、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系统,PICC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肝素帽,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包括生理盐水瓶、输液调节器、输液管和管状针头;心电监护仪系统包括心电监护仪、导联电极和无菌固定夹;无菌固定夹包括左、右夹持臂和扭簧,二者之间形成与管状针头相匹配的夹持腔,左、右夹持臂的夹持面均设有多个夹持齿,夹持齿的端部均形成夹持部,夹持部的上端形成较窄的尖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PICC导管组件、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系统的结合,不需要X摄片,就能实时准确确定PICC置管尖端的位置,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迅速、经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按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规定,成人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PICC置管,然而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肢体挛缩肌张力增高所致双上肢置管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或双侧乳腺癌等不能进行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国内多位学者研究表明经股静脉进行 PICC置管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2016版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指南中指出,对于下腔的置管点,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尖端应位于隔膜的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内。导管尖端的位置与血栓形成、堵管、心律失常、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关系密切。
另外,目前,置管后X线定位技术为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金标准,但X线摄片一般在置管术后进,发现问题需重新调整后再次摄片,不仅浪费治疗时间,也增加患者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股静脉 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通过将PICC导管组件、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系统的结合,不需要X摄片,就能实时准确确定PICC置管尖端的位置,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迅速、经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股静脉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包括PICC导管组件、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系统;
所述PICC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肝素帽,所述导管的末端自带连接套,所述肝素帽与所述连接套密封连接,所述导管的尖端与股静脉连通;
所述生理盐水滴注系统包括生理盐水瓶、输液调节器、输液管和管状针头,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生理盐水瓶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管状针头连接,所述输液管上安装所述输液调节器,所述管状针头能够插入所述肝素帽;
所述心电监护仪系统包括心电监护仪、导联电极和一个无菌固定夹,所述导联电极与所述心电监护仪连接,所述导联电极包括第一导联电极、第二导联电极、第三导联电极和第四导联电极,所述第一导联电极为位于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所述第二导联电极位于右锁骨中线平剑突处,所述第三导联电极位于左锁骨中线平剑突处,所述第四导联电极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处,所述无菌固定夹的一端通过导线能够与心电监护仪可拆卸连接,所述无菌固定夹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状针头可拆卸连接;
所述无菌固定夹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扭簧,所述扭簧同时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连接,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形成与所述管状针头相匹配的夹持腔,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的夹持面均设有多个夹持齿,且所述左夹持臂具有的夹持齿能够与所述右夹持臂具有的夹持齿相啮合,所述夹持面为弧面,每一所述夹持齿的端部均形成两个夹持部,且分别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皆是上端形成较窄的尖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无菌限位套,所述无菌限位套具有两个,且能够套于所述管状针头并分别位于无菌固定夹的两侧,通过无菌限位套能够对无菌固定夹进行轴向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萍,未经陈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6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联线脱落提醒装置
- 下一篇:多用途心电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