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9592.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昱鑫;柯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12;H01Q1/22;G06K7/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秦维;汪卫军 |
地址: | 510601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天线杆 弹性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 天线 缓冲结构 盘点设备 扫描 两段 缓冲作用 扫描过程 一端连接 再利用 偏折 墙体 断开 倾倒 行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扫描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图书盘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通过将天线杆设置成分开的两段,再利用弹性缓冲结构将两段天线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天线在行进进行图书扫描过程中,其扫描部接触图书或者墙体,产生反向阻力时由于弹性缓冲结构的缓冲作用第一连接杆会偏折以避免图书盘点设备由于反向阻力而倾倒,进而有效保护了图书盘点设备,避免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图书盘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可快速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标签,由耦合原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由于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且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因此应用极广。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RFID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基于RDID技术的图书馆移动盘点车和智能书架都是图书管理员最常接触和使用的盘点设备。现有的移动盘点车在图书盘点时,需要图书管理员手持点检仪对每本书进行近距离扫描来完成图书盘点,其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偏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图书盘点设备来应付繁重的图书盘点工作,为此,现有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机器人,如图1所示,其借助四轮全向移动平台,通过可控式升降装置和该装置上固定设置的RFID天线能够对图书进行自动盘点操作,较大地提高了图书盘点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图书盘点工作的人力成本。
但是,现有的基于RFID天线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设备,其在行进进行图书盘点过程中,天线接触扫描图书或者墙体时由于接触面过大会产生阻力致使小车向后倾倒,进而影响图书盘点进程,甚至损坏图书盘点设备。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图书盘点的RFID天线,能够缓冲因天线接触扫描产生的向后阻力,避免图书盘点装置倾倒,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能够缓冲因天线接触扫描产生的向后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天线,包括扫描部及天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杆断开形成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扫描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为弹性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弹簧合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设有与所述弹簧合页的页面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合页的另一个页面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的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合页配合的通孔,利用螺丝穿过对应通孔分别锁紧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页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两端贯通的管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管状腔体中,并通过螺丝锁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管状腔体中,并通过螺丝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9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片式微波延迟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小型高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