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半工厂化池塘的排污单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561082.7 申请日: 2018-09-25
公开(公告)号: CN209105974U 公开(公告)日: 2019-07-16
发明(设计)人: 鲍斌;蒋礼平;陈聪;李亚松;李莉;梁勤朗;袁军伟;李杰;唐华;宋旸;王超;周焰;杨洁;谢伟;朱曦露;李泠韬;钟晓华;马欢迎;吴宗文;牛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3/04 分类号: A01K63/04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赵凯
地址: 610081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排污槽 固液分离器 排污设备 本实用新型 排污单元 行走电机 工厂化 集污槽 吸污泵 吸污器 行走式 滑板 滑轨 池塘 水产养殖技术 沉积污物 排污管道 排污竖井 有效减少 电动阀 高低差 排污管 排污口 吸污管 预埋管 抽提 吸污 自吸 鱼虾 生长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半工厂化池塘的排污单元,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一级排污设备和二级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排污设备包括集污槽、排污槽、真空行走式吸污器和固液分离器;真空行走式吸污器包括第一滑轨、滑板、第二滑轨、行走电机、吸污泵、吸污管、吸污头和排污管,行走电机和吸污泵均设置在滑板上,固液分离器位于排污槽下方,排污槽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连接;二级排污设备包括底排污口、预埋管、排污管道、排污竖井和电动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自吸方式,抽提集污槽底部的沉积污物至排污槽,利用高低差,污物经排污槽流向固液分离器,能够有效减少水体污染,促进鱼虾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半工厂化池塘的排污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渔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所面临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缺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已开始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养殖病害频发,引发较大经济损失;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效益提升乏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域生态安全等问题已充分突显。而在渔业工业化养殖推进过程中,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由于投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半工厂化、开放式、模块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相对于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也具备和集成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集约、占地小、环保、高效核心技术和系统特色,养殖环境可控、低碳环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我国现代渔业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开号为CN 105766769A,公开日为2016年07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放式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水处理单元和水泵,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与水处理单元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入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与养殖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预处理池、吸附沉降池、生物池和回水池;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回水池相连;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间,养殖间中设有曝气推水装置、栅栏挡板A和集污装置A,所述栅栏挡板A设于曝气推水装置和集污装置A之间,所述曝气推水装置设于养殖间上游,栅栏挡板A设于养殖间的下游。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开放式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由于集污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快速的将污物排出,影响水质,不利于鱼虾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半工厂化池塘的排污单元,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自吸方式,抽提集污槽底部的沉积污物至排污槽,利用高低差,污物经排污槽流向固液分离器,能够有效减少水体污染,促进鱼虾生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半工厂化池塘的排污单元,包括一级排污设备和二级排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污设备包括集污槽、排污槽、设置在集污槽上的真空行走式吸污器和固液分离器;所述真空行走式吸污器包括第一滑轨、滑板、第二滑轨、行走电机、吸污泵、吸污管、吸污头和排污管,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集污槽的一侧,第二滑轨固定在集污槽的另一侧,滑板的一端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滑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电机和吸污泵均设置在滑板上,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吸污泵的进口端连接,吸污管的另一端与吸污头连接,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吸污泵的出口端连接,排污管的另一端伸入排污槽内,所述固液分离器位于排污槽下方,排污槽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连接;所述二级排污设备位于固液分离器上方,二级排污设备包括底排污口、预埋管、排污管道、排污竖井和电动阀,所述预埋管安装在排污竖井内,底排污口位于排污竖井的底部,固液分离器通过排污管道与预埋管连通,电动阀安装在排污管道上。

所述二级排污设备位于一级排污设备后方,二级排污设备与一级排污设备之间的间距为3米。

所述集污槽的横截面呈等腰倒梯形状,集污槽的顶部为3米,集污槽的底部为1米。

所述吸污头与集污槽底壁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吸污头上固定有刷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1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