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1631.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黎孔富;孙大明;朱相斌;方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3/78;B01D53/68;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储罐 吸收塔 尾气吸收装置 支路 固体物料 上端 循环泵 储罐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出气管 进气管 进液管 下端 支管 堵塞 进口 |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体储罐,液体储罐上端安装有吸收塔,液体储罐上端、吸收塔顶端分别与进气管、出气管连通;液体储罐下端连接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分成两个支路,一条支路通过支管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另一端通过进液管与吸收塔上部进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条支路与固体物料收集储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通过设置固体物料收集储罐,可减少固体物料对泵及管道的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吸收设备,尤其是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尤其是用于氯化氢气体用碱液吸收。
背景技术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很多酸性尾气如氯化氢气体在处理中采用碱液进行吸收,使部分腐蚀性气体与碱液进行中和。但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盐类,这些盐类物质对设备堵塞和腐蚀损坏,若盐类不能尽快分离不仅会影响尾气吸收,而且尾气中部分腐蚀性气体极易对设备造成损坏,消耗更多维修成本及人力成本,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气吸收装置,能够促使反应后的盐类分离,提高尾气吸收效果,也避免对主体设备造成堵塞和腐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体储罐,液体储罐上端安装有吸收塔,液体储罐上端、吸收塔顶端分别与进气管、出气管连通;液体储罐下端连接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分成两个支路,一条支路通过支管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另一端通过进液管与吸收塔上部进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条支路与固体物料收集储罐连接。
所述支管上下的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吸收塔中上部横向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网格式叶片。
所述吸收塔下部设置有挡片,挡片左右间隔交替设置。
所述固体物料收集储罐一侧设有沉淀槽,沉淀槽下端开口,开口处通过T型活塞堵塞,T型活塞左右通过压缩弹簧与固体物料收集储罐壳体连接;T型活塞上端通过导杆设置在沉淀槽上端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在现有的尾气吸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一管路、固体物料收集储罐,可对反应后的生成固体进行分离,从而减少了固体物料堵塞管道,循环泵,避免尾气吸收不完全,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分离固体物料过程中,不影响尾气正常吸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收塔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体物料收集储罐的剖视图。
图中:液体储罐1,固体物料收集储罐2,吸收塔3,循环泵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排渣口7,进气管8,进液管9,出气管10,碱液11,第一管路12,支管13,转轴14,网格式叶片15,挡片16,沉淀槽17,T型活塞18,压缩弹簧19,导杆20,滑槽21,放空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液体储罐1,液体储罐1内放置碱液11。液体储罐1上端安装有吸收塔3,液体储罐1上端、吸收塔3顶端分别与进气管8、出气管10连通。在液体储罐1下端连接有第一管路12,第一管路12分成两个支路,一条支路通过支管13与循环泵4连接,循环泵4另一端通过进液管9与吸收塔3上部进口连通;第一管路12的另一条支路与固体物料收集储罐2连接。另外,在支管13上下的第一管路12上设有第一阀门5,支管13上设有第二阀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1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挥发性酸气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胶水的气体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