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4219.4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生;郑志威;秦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吴敏;孙洁敏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水循环 冷凝换热管 集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 引流装置 冷凝水 空调 收集冷凝水 节能环保 冷凝水流 送水支路 制冷效率 连通 送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与集水结构连通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通过送水支路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冷凝换热管中的冷凝水流回集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冷凝水,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更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组在制冷过程中,在空调的管路表面会产生冷凝水,传统空调中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会通过溢流排水口或水泵直接排出,由于冷凝水通常温度较低,直接排出冷凝水的方式会造成冷量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对冷凝水进行利用的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0755585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将冷凝水送回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再排出冷凝水,这种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冷凝水的冷量,但冷凝水在一次换热后即被直接排出,其冷量未被充分利用,仍然存在冷量浪费。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结构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凝水冷量浪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与集水结构连通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通过送水支路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冷凝换热管中的冷凝水流回集水结构。
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检测集水结构中冷凝水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与温度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连接的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根据接收到的冷凝水温度控制引流装置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低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
优选的,引流装置通过排水支路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排出。
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高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排出。
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等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
优选的,引流装置包含与送水支路连接的水泵。
优选的,引流装置还包含切换阀,切换阀切换水泵与送水支路连接或与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水支路连接。
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带有冷媒换热管的换热器,集水结构收集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优选的,冷凝换热管设于换热器中。
优选的,冷凝换热管和冷媒换热管交替间隔排布。
优选的,冷凝换热管和冷媒换热管相互平行。
优选的,换热器为蒸发器。
优选的,集水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下方。
优选的,集水结构的顶部设有溢流排水口。
优选的,集水结构为接水盘。
优选的,冷凝换热管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冷凝水从集水结构中送至冷凝换热管后,又从冷凝换热管流回集水结构,冷凝水可循环多次换热,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较通过检测冷凝水的温度将高温的冷凝水排出,保持冷凝换热管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4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调的螺钉盖
- 下一篇: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